不知何时起,养成了一个坏毛病——秒删。自己发的心情、自己转的文章,会在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内被我删掉。总结了一下,一般被删掉的都有一下特点:
1.错别字,25%;
2.自感矫情,50%;
3.这个话题没有讨论的空间,或,有可能引起别人的不适,10%
4.······
无论如何,秒删给人的感觉总不怎么严谨。 不过有时候觉得也没什么,因为很多朋友反馈说:没看懂。而今天这篇文章,实质是为此而写。
2017年底,我开始在简书写文章。对我来说,并不追求什么阅读量(自认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很有限)。但追求还是有的: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一些看似复杂的现象,用一些看似专业的术语进行解释,争取大多数人都能看懂。
这个想法源自我的大学老师,Moving哥。Moving哥有一个让我深感羡(ji)慕(du)恨的“绝活”:用菜市场里的话,跟他父亲解释平时看到的经济现象和国家政策的经济原理。我坚信他是可以做到,因为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我们上课的。他主讲的《国际贸易学》和《财政学》都非常偏于理论,但我从来都没有逃过课(虽然自己也学得不咋地),原因就是如此。
我和他的交集不多,能记得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当时我为要不要考研专门征求了他的意见,他在了解了我的想法后给我介绍了两本书,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让我获益匪浅。另一件是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当时国贸专业分成两个班,而恰好他是另一个班的答辩老师。后来答辩结束后他专门叫住了我,说很遗憾未能看到我的答辩。能得此师,实在是吾之幸运。
时光飞逝,对于老师上过的课,很多东西都已淡忘了,唯有老师的这一技能我铭记于心。可能也是受易中天先生的影响,我始终觉得真正有用的东西——可以解释世事的理论与概念——不应该就此束之高阁。很多东西看似很难,但只要你搞清楚了里面的逻辑,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美妙也很实用。
所以,我很认同的一句话是:
教育,就是让大多数人弄懂天才所创造的东西。
今年有一本书,叫《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由于我个人关注了作者的公众号,所以此书一出,我就在微信读书里一睹为快。后来我跟踪了一下,在某个月“十大非虚构类图书”的排行榜中,此书榜上有名。这件事给了我不小的触动。或许有些人觉得把严谨的历史通过“搞笑”的方式表现出来存在争议,可我认为幽默还是严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让人们把目光和时间分配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之中,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我决定用文字的方式做此尝试。
不过,我个人很希望能通过其他方式,如漫画、动画、视频等,达成这一目标。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图文并茂更能够加深人的印象。所以,我希望能以团队的形式去做这件事,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技术互补的方式完成此事,而所涉及的领域也不必仅限于经济,也包括法律、历史等。我从未正式向身边的朋友透露这个想法,因为“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真的有机会合作,至少自己具备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才不至于拖团队的后腿。
我记得有个很有名的学者说过:“学术本身就是摧毁阅读的过程。”我觉得不仅仅是学术(我个人也无志于此),当你在读书时有所选择的时候,就是一个摧毁阅读的过程。我经常对身边的书友说,真心羡慕你们还能读小说和散文。这是真的,在过去的一年完全通读的书目里,只有四本是比较“接地气”的:《三国演义》、《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好的孤独》和《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在我的观念里,类别并不是最主要的划分方式。如果说读书为了有趣,我读《思考,快与慢》这类的书籍和以上三本得到的快乐并无二致。相信忠于某一作家、某类书籍的书友对此不会感到诧异。
即便如此,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争议。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他鼓励我写下去。我说如果我写出来的东西,不能让人读懂,说明是个失败,也就没必要写下去。
确实,当你真的开始时,才发现这个想法并不简单,要顾忌的很多,要覆盖的问题也很多,而且对你自身的能力就是一大挑战。很多时候自我怀疑,缘自于自认才疏学浅。很多时候你明明花了几个小时码出来的文字,就因自己不满意,一个删除键让这份“努力”付诸东流,或者由于种种想法让它搁置在草稿之中迟迟不想发表。这份心境和我秒删文字很相像:很多时候不是由于顾忌,而是觉得发了的效果和没发是一样一样的,它也就没有继续出现的必要。
. 因此,心中便有了奢求,希望有朋友能跳拍案而起指着我的鼻子说:你错了!同时能指出我在分析上的逻辑问题和表达上需要改进的地方。逻辑,还是逻辑,再多的强调也不为过。但这实在对于读者来说是种刁难。第一是隔行如隔山,第二是我们都习惯以情感而不是逻辑去判断某件事物。所以我把它称为”奢求“。
一个坏习惯引出了一大段的废话,自认浪费别人时间确实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但还望各位海涵:偶尔吃些垃圾食品,也算是对生活的一种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