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说,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至今民间尚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冬至就是新年。
《封禅书》记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也就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朔旦)了,可见冬至曾是“年”(岁首)由来已久。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之地为“天下之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冬至,并将其定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就相当于现在过春节,周代在冬至时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大礼仪。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以冬至为岁首,所以把冬至当新年过。这个习惯从周代到秦代一直保持了八百多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汉代以后,汉武帝采用夏历,把正月定为现在的月份,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就是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太平御览》记载:“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至唐宋时期,冬至更为热闹,,内外官吏放七天长假,跟现在春节假期一样长。诗圣杜甫赞:“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宋朱淑真咏:“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据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谓之像过年”。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百姓除了穿新衣、享美食、祭祀先人,参与政府专为冬至放开的民间赌博等外,还传唱《数九歌》:“一九二九,召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眼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明清时皇帝要在冬至这一天去天坛内的“圜丘坛”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春节一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冬至的许多民俗今已不存。但二十四节气中所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认知,仍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指导意义。
古人治历,是以夜半为一日的开始,朔旦为一月的开始,冬至为一年的开始;所以规定从冬至到冬至为一岁,朔旦到朔旦为一月,夜半到夜半为一日。因此[历法]一定要以甲子那天恰好是夜半朔旦冬至,作为起算的开始"。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冬至如其他节气一样,也曾经寄托着中国人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的未来。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苏州地区尤其盛行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百姓在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那有什么冬至的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