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上大学时,我问过一个学姐,大学里是否有很多时间参与各种活动、接触各种人,总是热热闹闹的?
学姐却回答说,其实,还是和自己相处得比较久。
我觉得很诧异,因为我知道学姐是那种擅长交际同时课余生活又很丰富的人。同时也有些欣喜,因为我一向不是一个擅长在群体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我只会尴尬地东瞅瞅西瞧瞧,往热闹的地方挤挤,附和几句便算作已发声。真正的融入,对我来说可算是漫漫长途。
而刚进入大学时,我却未感受到学姐所说的状态。
我刚跨越了一座遮蔽双眼的山丘,摆脱了已习惯十余年的生活模式,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满腔热血,跃跃欲试,开始探索另一种模式。我还未把自己完全放空,便迫不及待地向内填充。过来人眼里的套路流程,我一步步沿循,试图在多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是满满当当的,装载着庞然大物,在人群中推搡着。虚假的充实让我有了异样的感觉,既不空虚又不丰盈。
新奇感和三分钟热度终会退却。即使把塞进去的东西全部倒空,疲乏感也难以消散。
逐步发现,我真正喜爱的事不易找到,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以亲手打破对它不符实际的幻想而告终。而真正交心的朋友,也不是加个QQ、一起打饭、共同参与几次活动便能结交到的。假若经过深处没有产生共鸣,倾诉的欲望在还没开口时便消失殆尽,终归也只是比陌生人熟悉一点点而已。
我慢慢懒怠,陷入不想应付人事的状态。有时候觉得,在这喧闹的象牙塔里,一个人是否会显得孤僻、失败又另类?
所幸,我是一个人习惯了利用大部分时间独处的人。那种因身处新环境而激发的落寞感,不需消耗太多时间便消散了。我又回到了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上自习、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的状态。
不过,我还是没能从迷茫的状态中走出。这是一片宽阔而自由的天地,缺少束缚,足以放飞自我,也易迷失自我,毕竟,可选择的太多,而前人的经验也只供参考不可复制。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不应抱有一蹴而就的心态。
我尝试和自己对话谈心,残忍地剖开自己,审视性格上的卑劣点,又尝试接纳完整的自己,积极改变,不因觉得羞耻而一味逃避。
学姐说的“一个人的状态”或许更多指向精神方向吧。并不是要一直一个人,也不是排斥一个人,而是找到自我,摒弃浮躁,不迷恋非真实的热闹表象,也不是自成一个世界,与外界隔绝。
朋友是彼此陪伴而不是如影随形的,活动比赛是用来提升自我而不是打发时间的。别把大学当成群体的娱乐场,我们处在群体之中,也应重视完整的自我。那些有着清晰目标与规划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时间的人,同时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才能真正过好“一个人”的生活:不孤绝,不盲目附庸。
赫拉巴尔曾写到:我并未孤独,只是独自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为我有点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
当你因暂时的无人陪伴而觉得无聊空虚,那只是寂寞。把自己一股脑塞进洪流之中获取短暂的热闹,那并不能排遣寂寞,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空虚。慢慢来,充实内心,即使偶尔孤独,也不会寂寞。
愿你我既能与自己和谐相处,也能在喧哗中保持自己的步调,不疾不徐。无论何种状态皆安然处之,只顾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