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备课篇”的最后一个主题《集体备课》。
一,引语
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便捷、最持久又最现实的一种方式。
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以一个共同关心的课题或问题,进行研讨分享,彼此应该敞开心扉和思想,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彼此分享,和谐共进。
二,案例
现实中的集体备课“怪”现象:
现象一,无“备”而来。没有提前做准备,想到什么说什么。
现象二,集体备课等于集体备案。确定内容之后,大家一起写教案。
现象三,集体备课就是大一统。严格集体备课制度,终极目标就是形成集体意见,然后拿出统一的方法并按照实施。
现象四,集体备课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科带头人或者备课组长,一讲到底,其他人很少主动参与。
现象五,集体备课只看文本,不看学生。只要把教学方案准备充分了,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教。
现象六,照搬照抄与弃之不用。要么按照教案设计流程原封不动的照搬,要么看也不看。
其实集体备课就是把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整体教学目标,以及找寻普遍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对的统一,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不宜强求统一。
【我的感想】联系到实际生活,想到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确实是流于形式了。主要原因:一是很多老师只听说过集体备课,却没有真正参与过集体备课,不知道集体备课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到底该怎么操作;二是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自己在主观上就已经把集体备课定位为“走形式”了。
三,要点
集体备课怎样操作?备完怎么用?
1.建设新的“教研文化”。
所谓“新的教研文化”,即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不同学科的教师师之间,一线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不管学历与职称的高低,大家在学术上是平等的,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成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新的制度。改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营造集体备课和谐氛围。
(2)新的表达式。不能只关注集体备课的成果,要关注过程。
(3)新的聊天式。办公室聊天,也是新的教研文化的日常表现。(当然这个聊天的内容不是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或者流言蜚语,而是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捕捉到的精彩生成,突发的灵感等等。)
2.个人备课,张扬个性。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样适合教师。
一般做法:教导处在学期初通盘考虑,初步设想,然后征求老师意见形成计划,让老师心中有数;再至少提前一周告知具体课题或问题,进行“一次备课”。
3.集体研讨,和而不同。
集体备课时,先是主题发言人发言,其他老师补充、修正、提问、拓展延伸……最后主持人进行总结,去芜取精,求同存异。
集体备课追求的不是最后的成果,更不是统一的文本成果,而是过程,大家主动参与、思维碰撞、智慧启迪、辩驳纠正、丰富完善、分担分享的学习、研究的过程。
过程本身就是成果。
4.实践反思,完善丰富。
经过集体备课之后,结合具体教学环境和本班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改进,即“三次备课”,然后在课堂实践中应用,最后反思得失利弊,在下一次集体备课中提出来。
5.集体备课的模式。
(1)以学科为参照的横向分。同年级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同学科不同年级的集体备课;不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
(2)以主题为参照的纵向分。主题式集体备课;教学式集体备课;指导式集体备课。
(3)网络式集体备课。在网络时代,老师们要在网络、博客中快速专业化成长。
集体备课就是在交换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