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看天葬的微信文章
最近网上有一篇在女性在西藏近距离观看天葬的微信文章,仔细看了之后让人深思生命活着的意义。
原来曾经陆陆续续看过一些关于天葬的文章,也许是年龄和阅历不同,都没有这次触动大。从文章里的照片里可以看到,一些观看的人就在离天葬师和秃鹫几米远的地方,眼睁睁看着天葬师把裹在尸体上的白布揭开,用刀具把尸体骨肉剥离。肉被秃鹫哄抢而尽,骨头被敲碎,家人没有悲戚而是祈愿家人在天堂安好。
在天葬的时候,无论活着的时候贵贱贫富,在这里全都一样,赤条条去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带走。
原来的时候看《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了无牵挂。心有所触动,但好像很远。后来参加一些工作同事的追悼会,感觉参加一次就受一次教育,一次心灵的震撼。面临生死,同事之间的一些隔阂和矛盾,算些什么呢?彼此相聚是缘分,在一起共事更是缘分不浅,真的应该彼此珍惜。
看到天葬的场景,你会觉得过分纠结在功名利禄上面有些可笑,最后还不都是一样?文章里的女性最后感悟到生活的意义,求佛,佛堂就在生活里,就在当下一念中。
2,另一篇文章是:一位老人住养老院的自述
文章里的描述和养老院的宣传不一样,但仔细想想恐怕还真是这样。
“一间屋子,像病床一样排序着六到七个单人床,墙上每人有一小溜放衣服----没有生命的尊严也没有个人隐私,整天面对着这么多老人,两个护理员会有什么好心情和好脾气呢?”
“养老院为了打理方便,男男女女都被剪成了寸板头,一律套着儿童穿的那种背后系布绳子的反穿衣---”
好的养老院怎么样呢?一个细节是养老院都加护栏,细问原来是为了防止想不开的老人自杀。养老院为了防止意外和家属闹事,就采取加固措施。
在养老院,盼孩子来看,成了最大的奢望。住养老院好不好?可想而知。
看了这些,我感觉一是坚决不能送老人到养老院去,最多就是轮换居住也比养老院强。想到这里,后背一阵嗖凉:我们的父母辈有多个子女,可以轮流照顾;我们是一个孩子的家庭,只有独生子女,我们到时候不住养老院,住哪里呢?让孩子几个家庭来回跑,疲于奔命吗?
想了想:我给老婆说,我们退休后,能自理的时候尽量游山玩水,不留遗憾;行动不方便的时候,家里可以买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帮助做饭、洗澡、挠痒痒;行动不便?两个人可以宅在家里,反正可以等快递上门。
希望现代技术的进步,能够给居家养老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
当下还是抓紧锻炼保养好身体,为退休以后有质量生活起码30年打下基础。
3,活着多好,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2011年,在国外读书期间,第一次看见余华的小说《活着》拍成的电影。
电影主人公福贵在建国前后跌宕起伏的生活遭遇,诠释了一个艰难活着的没落地主后代。后来,哈佛大学的学者在采访余华的时候,问道:如果说用一个词来诠释小说《活着》,你会用什么词?余华回答:痛。
余华的小说,建立在对改朝换代大变迁下,一个乡村卑微人物的遭遇,他活着除了承受疼痛之外,别无它法。也许,忍受疼痛久了,就变得麻木了。
即使这样,福贵依然艰难地活着,最后成了孤家寡人,自己带着外孙。
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大,有时人难免抱怨。有的人遭遇挫折,不堪重负甚至自杀。我想,如果看看天葬这篇文章,如果看看老去在养老院的样子,如果看看福贵承受的苦难和疼痛,现在生活工作上的一些压力算什么呢?
4,活着多好,把每一个醒来的清晨当做上苍赐予的礼物
原话是设计大师贝聿铭说的:把每一个醒来的早晨当做上帝赐予的礼物!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其谓盛德。这种日新其德的功夫,不就是贝聿铭大师珍惜每一个醒来的早晨吗?因为大师已经高龄,不知道睡下后第二天还有没有机会醒过来,因此才格外珍惜早晨的阳光。
就是这种敬畏惜时,让他在高龄迭出不世之作:从香港中银大厦,到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到苏州博物馆,再到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曾国藩为了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名字改名:涤生,洗涤过去污垢而获得新生之意。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种慎独精进的功夫,才让他一直和时间赛跑,即使在和太平军对垒生死之际,也不忘读书写日记,最后立下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功勋。
如果你还能觉得累,恭喜你,你还活着!活在当下,好好珍惜现在。因为人生是单行线,你的时间一去不复返。
活在当下,活出精彩,赋予生命活着的意义,这才是该及时努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