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樊登读书讲的一本书,触动很大,书名叫《运动改造大脑》,作者是美国的约翰˙瑞迪和埃里克˙哈格曼,约翰是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临床精神病医生、跨学科研究专家、畅销书作者,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埃里克是美国《户外》杂志、《大众科学》杂志编辑。
书的开始讲了一个神奇的案例:美国芝加哥内珀维尔高中关于运动改变的事情。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邓肯开设了一节“学习准备型体育课”,内容就是1600米跑,要求每个学生设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努力程度,而不是技能,尽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这个课程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很让我吃惊!他们的准备型体育课上了仅仅一个学期之后,经测试,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绩也超过全州平均水准。更突出的成绩是,他们在TIMSS(全世界优秀学生的一项考察数学和科学的考试)考试中,取得了科学世界第一、数学世界第六的成绩。这项考试一向由中国港台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地包揽前几名的,他们取得的这个瞩目的成绩不得不令人对这个学习准备型体育课的神奇效果感到震惊!
当内珀维尔高中的经验推广到条件更差的学区后,人们又发现了这个课程的一个新益处:校园暴力等违规事件从每年的228起减少到95起。
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吗?实在让人很好奇。书中把这个奇迹背后的发现一步步讲明白了。
在这个案例背后,隐含着生物神经学的原理。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首先,书中讲了运动原理:越动越多的脑细胞。
1、运动平衡大脑
大家都知道运动能解压,让人愉悦,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运动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大脑中约80%的信号是由两种神经递质传送出去的: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失衡的大脑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现有的大多数改善精神状态的药物,都是以调节这些神经递质为目标的。而事实上,长跑1600米就能产生和服用药物一样的效果,因为通过运动,提高了神经递质的水平。
2、运动让大脑成长
一些神经营养因子负责建立、保养神经细胞贿赂,构成大脑自身的基本结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它被称为“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是大脑的可塑性的主要推手,而运动会让这种神奇的脑细胞肥料变多。
3、运动诱发神经新生
科学发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也就是说,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2007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接下来,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对运动功效加以佐证,详细阐述了运动功效之改变压力状况、运动功效之解决焦虑的根源、运动功效之挣脱抑郁的枷锁、运动功效之克服成瘾、运动功效之调整激素作用、运动功效之延缓衰老。
20世纪70年代,一项关于芬兰人的跨度达21年的调研发现,每周至少运动两次的人患痴呆的可能性减少了50%。
最后,书中给出了运动建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作者的建议是,每周6天进行45分钟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其中4天中等强度运动,2天高强度运动。(作者按照强度把运动分为3种类型:最大心率55%-65%的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65%-75%的中等强度运动和最大心率75%-90%高强度运动。计算自己最大心率的通用公式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
作者建议,循序渐进开始运动,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步行1小时,慢慢提升到中等强度运动。最佳的运动计划是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结合,形成互补。复杂运动如瑜伽、舞蹈、太极等运动训练能让大脑的全部神经细胞参与其中,促进神经回路的效率不断提升,反过来促进动作的创造性。
关于坚持运动,作者指出,有大约一半的人开始一个新锻炼计划后,会在6个月到1年内放弃,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常常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结果生理和心理上都很难受,所以放弃,养成运动习惯的最好方法,一个是循序渐进,一个是加入小组,有同伴一起坚持。
无论运动有多少益处,无论科研多么有力证明运动可以改造大脑,如果没有自己主动自愿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不用探求哪种运动最好,能融入你生活的,被你坚持的,就是最好的。行动最艰难,也最有用。从当下开始,小步前进,走起来!
推荐这本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己运动,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