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目标是共和,当然,这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共和,而是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全程经玉树到共和,行程822公里,驾车净用时11小时,又是马不停蹄的一天。还好,因为大部分路段是西丽高速,想来行程安排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意外因素。
早晨起来,顾不上欣赏囊谦秘境那建筑工地似的街道,直接驱车出城,沿着扎曲河一路前行,再翻过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我们又进入一片开阔的谷地,有标志显示为玉树州种畜场区域。路面笔直,伸向远方。
第一次听到玉树,还是因为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7.1级地震,记得那时的画面上,这个地方一片荒凉,群山萧瑟。而现在的玉树却是草原青青,生机一片,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美丽地方,竟然会发生那么大震级的地震。玉树这个名称,听起来美丽优雅,然而其只是藏文音译,原意却是“遗址”,另外,也有人说,由于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特别是大树更少,因此称其“树贵如玉”。在了解玉树的过程中,看到一首作家洪烛、姚雪为《玉树印象》的撰稿《沉默的玛尼堆》,感觉这首诗一定程度上写出了青海藏族对佛教的崇拜,与自然的抗争。抄录于此,以助心灵与自然的契合。
大地上的玛尼堆/使大地显得沉甸甸的/雪山不再摇晃/只有经幡翻卷/风捎去每个人的心事/一块新放上去的石头/代表着我,加入/这贴近众生的星空/你分不清它在匍匐着还是飞翔/雪山很冷,我的心很烫/当我和任何一座玛尼堆/站在一起,就等于/站在大地的中央/只是轻轻放上去一块石头/却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
经过玉树市,这里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州府,这里平均海拔近4500米,无四季之分,只有寒暖两季之别。走过玉树市,远远可以看见市中心的山上是成片的寺庙,这就是青海有名的结古寺。由于时间仓促,无法绕路游览,只是远观瞻视。从结古收费站走上西丽高速,刚开始路况尚好,两边山上时不时就会看到规模宏大,精美金碧的寺庙。从西藏到青海,一路走来,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地区最美的建筑,一种是寺庙,一种就是党群服务中心啦,而且西藏的居民,每家每户以至于寺庙上到处都有飘扬的五星红旗,或许,这都是信仰的力量。
走出玉树市不久,两边山势渐远,而一望无垠的草原铺陈开来,天低云垂,四顾苍茫。先是经过了通天河藏野驴保护区,然后又经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丽高速,虽名称高速,然而由于地处高原,多为冻土路段,因此,路面起起伏伏,多是搓衣板路段,六七十码的时速,人坐车中如过山车一般,一不注意,突然的起落就会导致车辆的前后保险杠受到撞击,因此只能专心致志,时速一直无法提高。从高速上侧望相伴而行的G214国道,也是形如波浪起伏。我们打趣说,我们硬是把小凯开出了硬派越野的感觉。
青海地如其名,虽然海拔高,然而并不缺水,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青海湖、扎陵湖、通天河、沱沱河地处域中,一路所见,草原上河流纵横,水泊潋滟。可以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青海是国之骨髓,血脉之源。
黄河沿服务区停车的间隙,踱步到服务区的后面,但见水天一色,云水相连。如果天气再晴一些,也宛然是一处天空之境。青藏线G109上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又会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景象?
一路奔波,除了中途短暂的停留,轮换开车,终于在傍晚七点左右到达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青海的地名很妙,很有现代政治的气息,共和县、民和县、互助县,这些名字听起来是不是这样?网上查询其由来,果不其然,共和县1929年始设县时, 因当时资产阶级希望在我国建立共和制,故名其共和。1952年设立藏族自治区时,取其藏、汉、回、蒙、撒拉五族共和、和睦相处之意。古老的地域,时尚的地名,共和可谓得其意。想来,互助县也应意出同源,河南的博爱、民权也似应同出一辙。
进入共和县,给人的印象却大出所料,完全不像一个高原小县城,倒像是一个地级市,高楼林立,街衢繁华,车水马龙,一派热闹景象。查阅地图,知其北近青海湖、南邻龙羊峡,为藏东门户,青海咽喉,旅游优势十分明显,有草原门户日月山,高原明珠青海湖,也难怪其成为州府所在地,号称海藏通衢。
到达共和,藏地探秘基本接近尾声,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特种兵式的探险,虽累而充实。突然发现,自驾是一种病,也是一种瘾,特别是唐蕃古道之美,尚待未来有机会进行深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