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小异
我是个红学爱好者,并非红学研究者。因为,还远远达不到那个层次。但,那是我的梦想。
林黛玉,这一生,我最钟爱的女子。
我不想拿她和任何人做对比,因为没有对比的必要。今天,只谈黛玉。
她的美,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病西施”,这三个字真的很恰当。西施已经够美了,她的清秀,纤细,是许多人都达不到的。再加上一个“病”字,显得更美了。我喜欢病态美的女子,说我心理变态也好,说我精神不正常也罢,我就是喜欢那样的人。那种眼神中透露着忧郁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想要保护的冲动。林妹妹的眼神,便是如此。
她的外表柔弱,并不代表她的内心也柔弱。她是个坚强的女子,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孤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再加上母亲病逝,内心更是痛苦了吧。如果换作现在的小孩子,一定会趴在地上大哭特哭了吧。那种撕心裂肺,她并没有在外祖母面前表现出来。她只是轻微地哭,一是看见亲人时感伤,二是想起去世的母亲,那是一种委屈的哭,失去安全感的哭,她把痛藏在心底,只是微微而已。因为她不想让年迈的外祖母再为此伤心。她是如此的懂事和坚强,坚强的让人心疼。
爱哭鬼,也许这是许多人对黛玉的第一感觉。是,她是爱哭鬼,但她的泪,只为一个人流,流干为止。她想哭掉对他的思念,却止不住地思,止不住地念,止不住地流泪,直到生命终结为止。虽然他们的结局很悲,但他们的爱情是圆满的。人这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人,经历这样一段爱情,值了。
宝黛的爱,纯净到几乎透明。像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在太阳的照耀下,映射出两张微笑的脸。爱情,就该这么美,美得令人羡慕。
宝玉会承担一切有的没的错误,即使不是他的错,他也一定会主动找林妹妹道歉。因为,如果林妹妹不开心,他会更难过;如果林妹妹不理他,他会痛不欲生。林妹妹就是宝玉的命,没有了她,他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
看87版《红楼梦》,看到黛玉去世后,宝玉回家找她找不到,大声呼喊“林妹妹”时,我哭了。他一个人,在空荡荡的竹林里不停呼喊:“林妹妹,林妹妹......”,那种声音好凄惨,忍不住想要流泪。后来他回到黛玉房中,来到棋盘边,拿起棋子,想起他们以前下棋的场景;又来到她的床头,看着整洁的床,开始回忆他们在一起那么多年的美好时光,泪不停的往下掉。那种表情,仿佛他已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已随他的林妹妹去了。
说黛玉小性儿的人,一定是没有仔细读过《红楼梦》吧。她对待所有人都很大度,她从不记仇,对待别人的话并不在意,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会说出来。她的“小性儿”,只针对一个人,那个她爱并且爱她的人。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面对爱情而“小性儿”,是正常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不仅是她,世界上所有拥有爱情的人,都是如此。
她太单纯,太没有心计。在她看来,所有人关心她都是真心的,没有目的的。无论别人怎么圆滑,怎么攻于心计,她都感觉不到。傻姑娘,怎么这么让人心疼?
她的才气,是惊人的。在我看来,无人能及。她并不会刻意的去炫耀,但是她的光芒,想掩盖也掩盖不了。潇湘妃子,多么好听的名字,和她的气质是多么的相配。世上竟然会有这么完美的人?也许只有小说中才会有吧。
她爱宝玉,她用自己的生命去爱宝玉。我相信,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她会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她会细心的帮宝玉打理一切,把每件事都办的妥妥当当,只是因为爱。爱情的力量,真的很伟大,如果真心爱一个人,你会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任何事,甚至可以改变自己。
记得大二时,婚姻法老师曾说:“不喜欢林黛玉的人,一定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当时,我好想和她握握手,叫上一句“知音”。确实是,如果你真爱过一个人,你会觉得黛玉很单纯,很痴情,很可爱。你会理解她的“小性儿”,她的眼泪,和她莫名的情绪。
绛珠仙子,是来人世间还泪的。把神瑛侍者给她的水,全部还给他。这些水支撑了她的生命,所以她流尽了她所有的泪水,以至于生命也干涸了。但是,这是她心甘情愿的,她觉得只有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他的恩情,才能了无遗憾。这种精神境界,是世间的一切凡人都达不到的。但,很可惜,我们都是凡人。所以,对于这样的爱情,我们只有欣赏。
我觉得,不想错过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永远不要和他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也许有一天真的会分开。但如果不能在一起,那么你永远埋藏在他内心深处,他会一辈子记着你,念着你。这样就够了。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悲剧很好,很好。悲剧能深入人心,当你为某一个人物心痛时,你会发现,这个人物已经深深刻在你心里,抹不掉了。
我爱林妹妹,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真的以喜欢黛玉作为一种人生的骄傲。
以上的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她的看法。我知道,对于红学,我还研究的很肤浅,但这确实是我喜欢的,在以后的写作道路上,我会继续研究。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红学研究者。
林妹妹,真的是从天上掉下的妹妹,好似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她的美,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