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到仪式感,有觉得仪式感就是矫情。
用摆拍、装酷来妆点自己的平庸。花和甜言蜜语哄人开心!
我觉得仪式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是仪式感本身,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东西。
02
真正不矫情的仪式感来源于对敬畏之心。
今年回山东老家,第一次回去过年!
三十晚上,三嫂在院子中间摆了一个小供桌,摆好供品,上好香,三叔在前面跪下磕头,烧纸,老公儿子赶紧跟在后面!
祭拜结束后,三叔说这是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过去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后来都不讲了,家谱也不在了!
听三叔说着70年前他小时候过年的事情……仿佛像看电影一样!几代同堂,按序排列,庄严肃静,有条不紊的进行祭拜……
看到了中国人过年除了鞭炮,春晚,压岁钱……中国人真正过年的仪式感!
看到了,除了洗脚,磕头,孝顺……中国人对家族长辈内心敬畏的仪式感。
今年过年让孩子知道了,中国人过年的仪式感!对长辈敬畏的仪式感!
03
真正不矫情的仪式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仪式感不能渴求别人来给自己,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自己得给自己仪式感。
我从小就喜欢跑步,再加入跑团后,我的跑步变得有仪式感了!早上俺五点半起床,洗漱,喝水,吃点心!脱掉睡衣,换上运动衣,跑鞋,在几个固定的长跑或短跑的路线,开始晨跑,因为晨跑一天神清气爽。通过任务清单
,每年制定计划,分解到每月每周完成!
我跑步,过去孩子绝得是我的生活习惯,我不喜欢睡觉。通过任务清单,看到了我的自律,我的良好状态。现在孩子知道这是一种仪式感,他也在给自己定任务清单,过上了有仪式感的日常。
仪式感传达给孩子的是,真正的快乐源泉、信心、勇气从来都不是其他人能给的!
想要的都自己去努力追求,得不到也能坦荡地告诉自己,努力了就没有遗憾。
04
真正不矫情的仪式感来自生活成长的过程。
仪式感这个词就像在一锅汤里撒下的糖、盐一样,它在我们的生活里始终陪着我们,终归是活色生香的——酸了加糖,淡了加盐,咸了加水,调着调着就精致了,调整了自己独特的味道。
3月8日,女神都会有半天法定假,踏青吃饭是主旋律,踏青主要快乐来自照相和挖地菜吃饭一般都是农家乐,大土灶,这是我们女神过节的仪式感,简单而又满足。
晚上老公主动安排一场电影或一顿浪漫的晚餐,再收个孩子给的小礼物!满满的女神节的仪式感,足够让我这样的小女子幸福感爆棚。
记得儿子送过我,一个他放学路上捡到的小花,还告诉我,妈妈,等我长大了我要娶你当老婆。
还有一次,儿子采了一朵路边的小花,送给我,羞涩的说妈妈,等我长大了给你买很多很多鲜花。
儿子还画了一幅梵高的向日葵,送给我……
这些不能算上礼物的礼物,在成人眼里可能不值得一提,但是在孩子心里,他知道三八是妈妈的节日,要给妈妈送花,是他理解的仪式感。
05
在他人感叹生活没意思啦!
我会努力着给自己的生活一些仪式感。
周六如果我们一起休息,我们就会开车去襄北的炸酱面馆,吃一碗杂酱面。
每月我们会去看一场电影,出去吃一顿饭,因为仪式感,所以让我们总是有一些期盼,也是因为有仪式感,所以总会有一些反思,为了下一次更好的体验。家里各种盘子,被我换成了统一的白色,做菜我喜欢红绿搭配,选合适的盘子装,上桌前还要有简单的摆盘;休息时,下午茶有点心有水果,茶具,点心盘,精致又实用,各种玻璃杯子,随时待命,白酒有白酒的小杯,红酒有红酒的高脚杯,饮料有饮料的大杯,酸奶有小圆肚杯……这么多年过来了,老公也觉得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精致,回头看看过去的生活,觉得粗燥无味。
开始老公会觉得我矫情,看电影就电影儿呗,吃饭就吃饭呗,为什么要准备?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让我们的家更有温度仪式感,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仪式感像感情的链接让我们更加紧密。
最后,送给大家简书里看到的一段话:
江南江北,还是有少年横空出世,
生动饱满,身着白衣,眼睛黑亮,
然后,任他们遇神遇佛,
任他们等待世道艰难、春雷滚滚,
任人事堆积,将他们推入人世的浩瀚。
很喜欢简书这段话,这是韩松落在《我口袋里的星辰如沙砾》里写下的一段话,任前路漫漫,仍要记得给我们自己的生活一点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不矫情,也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觉得我们过得不错,它是我们从心底升腾起来的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仪式感不盛大,不隆重,甚至只是我们心里的小欢喜,我们心里的小确幸。这些都能让我们笑出声来,都让我们觉得生活是生机勃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