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好,李焕英》这电影火了,这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呢,这年头一会说这走红,一会说那爆屏……
《你好,李焕英》由贾玲和母亲李焕英的真实经历改编,通过“穿越时空”的形式,讲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看哭千万人。片中的李焕英,就是贾玲母亲的同名角色。
看海报介绍是母爱教育片,元宵节儿子在家,难得的好时光,于是携夫带儿走进电影院,感受母子亲情。
前半程笑出了眼泪,后半程哭湿了半包纸巾……电影《你好,李焕英》在笑声与泪水的交织中,让我收获了感动与共鸣。
整部影片,不是女儿圆了妈妈的梦,而是妈妈为了圆女儿的梦,而配合她演了这么一出戏。李焕英的故事,让大家感受亲情的温暖,珍惜身边人,或许就是贾玲这部处女作的最大意义。
“要是能少让妈妈操点心该多好呀!”“要是能让妈妈看到自己的优秀该多好呀!”“要是妈妈当初生的不是我那该多好呀!”……妈妈离开后,这种后悔、自责和痛苦的情绪,一直围绕着贾玲。
有人说:“如果现实生活,能像电影一样重新来过,该有多好。那些逝去的亲人,那些曾经的遗憾,那些来不及的陪伴,就都能换一种方式去弥补......”
可生活就是这样,它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有的只是无尽的遗憾和来不及的悔恨。
有人说:“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再没有任何人,能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长大后才懂得,没有什么比爱父母更重要,也没有什么能比陪伴更贴心。
……
感动之余,影片中透露的几个镜头,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镜头一
电影里,贾玲饰演的贾晓玲,是个“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的淘气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母亲李焕英总是被老师叫到学校挨批。
为了给母亲长回脸,只考上大专的贾晓玲伪造了一封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妈妈高兴得大摆筵席庆祝。没想到在席上,事情意外暴露。不但没挣上面子,反而丢了大丑。
.回家路上,贾晓玲害怕母亲生气,带着忐忑喊道:“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这句话,她自己说得有些轻飘,没什么底气。没想到母亲却回头坚定地说:“那肯定的!”
眼睛里已经不见半点责备和生气,全是笑意。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遇到这种情况,这种尴尬场合,相信大多数会崩溃至极,我们从李焕英的目光里看到的是情绪处理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心理。在子女学习问题上,我们真应该向李焕英学习。
情绪积极稳定的爸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镜头二
电影里的母亲李焕英,不沉溺于伤感,总是将笑声带给身边的人。
有她在的家,充满了轻松温馨,所以贾晓玲回家后喊“妈”没人应答时,敢扯着嗓子直呼其名:“李焕英!”母亲这时候探出头来笑骂道:“叫谁呢!小王八蛋!”
难怪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贾玲自信幽默,看来也得益与李焕英。活出母亲教会她的欢乐幽默,就是贾玲纪念母亲的方式。
“明爸爸,明爸爸……”儿子小时候的笑声在我耳边回旋,让儿子乐观的面对生活,家宁,加油……
镜头三
电影中有很多台词,戳中了观众的泪腺。比如,当贾晓玲对年轻的李焕英说:未来你的女儿,会考上国外的大学,当导演,月入八万。李焕英却看着她说:“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健康快乐4个字,如此简单纯朴,却是对子女最真挚的祝愿。
有人或许会质疑:这也太平凡,太不思进取了。但是,我们希望孩子勤奋、优秀、不凡,最后不也是希望他健康快乐地过完这一生么?而且,这4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现实生活,也在提醒我们:让孩子健康快乐,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教育。
《你好,李焕英》充满了感动。回家路上,我对儿子说:“只要你健康快乐就行”,“我会笑顺爸爸妈妈的”,儿子笑着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愿时光慢些走,愿每一位妈妈,
永远健康,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