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的雨水,几乎都是坐在书桌前度过。
孩子的爷爷建议三个人打扑克。"不喜欢。"老公说,"如果有一天不看书就象有顿饭没吃。"
"来,我读苏轼的《定风波》你们来解,这也是很好的故事。"
"古诗词,文学上的,你专业你讲,我们听。"
"讲之前,你们也说说自己的理解嘛,学习,不就是要讨论才有所进?你用家乡话读一遍给爸爸听,我用普通话再读一遍。"三个人象讲故事一样从诗讲到诗人的经历,从诗人的经历又讲到当时的朝廷。哪要什么分专业,美学,历史,诗词的情景,心理学……不都融合其中吗?
感性,更能理解处处的美,即便悲伤。
定风波 苏轼
3月7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读诗,那些美的文字总是定格一幅很美的画,象某个电影景头一样,有景,有情节,有人物表情,有想象延展空间,有回味思索。
短短一段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景,作词意图。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中(初春的季节,多么美好,是游玩?是……?读来会想)突然下雨。雨具先去(意思本来开始是有雨具的?),同行皆狼狈(一路同行的人个个落汤鸡一般,有的飞奔,有的全身淋透?既然说别人狼狈,作者又如何?),余独不觉(回应上一句,唯独自己并不在意,那份洒脱,逍遥跃然心中)。己而遂晴(天空放晴,阳光又普照,春光,春雨,春天路上的行人,简短几句,一幅画),故作此(诗,一般抒情言志,作者意如何,几乎从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中能玩味出一二)。
茣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声,雨,下得多么大,"莫听"二字,从作者主观之中不要由外物而萦怀足见其"心性",那又如何?下一句"何妨"不仅延伸上一句,还更有挑战意味"照样在雨中且吟且啸慢慢前行,又与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相呼应。即景之中"茣听,何妨"四字又透出作者的性情,气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本来在这么大的雨中前行骑马与步行是沒可比性,当然骑马好过步行,但作者却说穿着草鞋拿着拐杖,拖泥带水反而"轻胜马",一句反问谁怕实为肯定,即景即由作者的性情主观"茣听,何妨,谁怕?全在字里行间。阅读,常常能读出作者的真性情。古代骑马一般是官宧或战场,竹杖芒鞋要么是闲人(典故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要么是普通百姓。如果是你,这样的场㬌,又有何想? 一蓑烟雨仼平生。还是眼前实景吗?仼平生三字,显然不是。烟波浩渺,风片雨丝,一蓑独钓寒江雪,联想苏轼的生平被贬滴,那份泰然与归隐的放仼,洒脱,谁又在乎"江湖上一路的风风雨雨"?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写实中是否能感受到那些许的喜悦?小序中"己而遂晴,故作此"不刚好对应吗?原本这首词似乎不一定要写,是因为"晴"中仍有原先的"风雨",这一路的风雨而复晴,作者又有何感触?是否象遭受风吹雨打的人希望天空放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由自然界的一段风雨路到山头斜照,人生之旅,又何不是风风雨雨天又晴,自然界的风雨,有的人狼狈奔逃,有的人且行且吟。回首所经风雨,作者是"归去(象陶渊明归去来兮)超然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早己惯见,难以料定,即景感发,浑然天成。
联想诗人的政治仕途,贬谪流落,南迀北徏,西去东来,却没有一丝悲情。我们,又何不满怀敬意?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