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安是八爷党的心腹,专门为八爷党谋财的人。胤禛与十三爷到江南筹款,八爷便与任伯安暗通款曲,阻挠胤禛等赈灾筹款。那么,胤禛为什么不告发他们呢?
1.证据不足。尽管四爷胤禛和十三爷胤祥知道任伯安他们搞鬼,但是并没有确切的真凭实据,要不是一个刘八女出来张扬,或许江夏镇都不至于一夜之间全被屠戮。况且,康熙后期吏治腐败的问题已经司空见惯,没有坐实的铁证或影响大局的问题,康熙不会放在心上,告发只会让自己变得被动。
2.羽翼未丰。江南赈灾和筹款的时候,胤禛甚至还没有碰上邬思道,只有一个侠义的十三爷常跟左右,相对于八爷党的根深蒂固而言,胤禛还算个孤家寡人,羽翼未丰,如果此时出来告发八爷一党的行为,势必引火上身,偷鸡不成蚀把米。当时,胤禛和胤祥还是被认为太子一党之人,而事实上,没有太子的庇护,胤禛和胤祥估计很早就被八爷党整趴下了,这一点必须承认。
3.顺势而为。尽管此时的九子夺嫡情势还没有那么突出,但是胤禛很清楚,康熙在很多场合已经对革新政治力不从心,尤其是吏治改革。况且,康熙十分忌讳兄弟相互残杀和诬陷,对夺嫡之事非常反感和伤心,胤禛不傻,不会在这个时候给康熙找麻烦,所以,他不告发,是顺势而为,讨康熙的欢心,以孝义回对父亲康熙。
4.大局为重。此番胤禛和胤祥下去是赈灾和筹款,这是主要任务,要是和任伯安等纠缠下去,必然会牵动八爷党,事情就会变得愈加复杂,事情就变质了。其实,当任伯安的《百官行述》被鼓捣出来的时候,事情虽然就变质了,但是胤禛考虑到大局,考虑到《百官行述》的严重性,果决的将《百官行述》烧掉了,就是以免事态扩大,牵涉朝政太广,弄得人人自危。所以,胤禛不告发八爷,还是以大局为重的。
5.隐忍薄发。八爷党的势力和实力一开始就比四爷和十三爷大,尽管前面有太子撑腰,但是这位扶不起的太子也很自私,作为势力较弱的一方,此时不隐忍又奈何?隐忍还可以换取一样东西,就是积累八爷党的罪证,逮到时候,立得起的时候反戈一击。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胜,胤禛此时的隐忍换取的是将来的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