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什么?我过去自负的认为是得与失的平衡。现在我更愿意认为是交换。用即将所失换所得。
放假时,我没有回家。我怕自己会无所事事,便找了一堆书,给自己找点乐子。从昨日开始熟悉的那家店休假,到今天的不知所措。以及从书中回到现实的落差感,瞬间淹没我的判断力。我究竟想做什么?大脑不堪失落,陷入沉睡。
最近看的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为极致的情欲双双自杀。男主处于事业家庭最低谷,女主与丈夫不来电,两人的文化水平都很高。爱?欲?我觉得都不完整,是生活的不平衡。生活的天平已经严重失衡,为了躲避未知的恐惧,会不自觉的寻找一种新的“慰藉”(平衡的替代品)。赝品始终是水货,带来的效应却值得思考。
我在忙碌的看书,第二十页、第五百页,…,本书完,下本书,下下本,…我陶醉于这种忙碌中,沉浸在自己惜光阴的做法。直到精神枯竭,我才明白我不是忙碌,而是焦虑。我的精神从放假的那刻就已经开始焦虑,焦虑着无序、焦虑着掌控、焦虑未知和焦虑着可能性。我渴望能够掌控我生活的主节奏,可学校的课程表已经帮我做好了选择,即使偶尔逃课,内心也会有负罪感,逃课逃的也没那么洒脱。除了服从,除了焦虑,我不知自己还会什么?我不甘心,不甘心一成不变生活方式,我便用另类的生活代替现实。看书,看更多的书,本意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逃避自我厌弃的自己。
生活的失衡,带来精神的失常(失去和绝大多数人看问题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很多不合理也有了合理的理论去解释。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一个人的精神史。而我却想补充,一个人的精神史,反作用着阅读结构。困兽急于脱困,而我急于摆脱焦虑。
越想逃离焦虑,越会陷入更焦虑。最佳方案便是拥抱它,说来可笑,这个想法只是看到一本书的书名。焦虑是个中性词,有人为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放弃自我),有人借用它来成就自己。
焦虑为什么呢?因为重要,焦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不是1:1,而是1:9(这个数据怎么得出的,我也不知道,只是要写的时候,大脑给的)。不重要的事,你会焦虑吗?而讽刺的是,我们越焦虑,焦虑便从最主要的事转移到不重要的事上。为焦虑而焦虑,为焦虑而忙碌,为焦虑而满足。
正常的平衡的焦虑,应该是不满足的、不忙碌的责任制的。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多,求知若渴;不忙碌,充实+有效+淡定(get√)这说的是焦虑?是,抛却绝大多数焦虑,只围绕最开始的焦虑。如果焦虑也分底、中、高三级,那么绝大多数都在底级徘徊。有责任的焦虑并不是负担,承担责任并不是要做的更多更好,而是更耐心更理智。有人在上班期间为工作狂,下班开启屏蔽工作系统,专心享受生活。这便是一种责任制的平衡,上对的起上司,中对的起自己,下对的起下属。
我追求的难道不正是一种平衡的生活?胡闹?折腾?没常识?这是人与人认知上的不平衡,就好比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平衡?平衡啊!我不屑单一的生活,我不甘低等焦虑,我藐视不藐视的人。我追求品格、方法、有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择手段,不越底线。弱水三千,一瓢饮都不要。)思的越多,值得推敲就更多了。能力有限,只能表达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