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我们都没有思考生活中最重要的,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的学问——与人相处的学问。”
新接手的班级,每一个孩子对我来说都是新的面孔,二十岁的年龄差让我看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我通过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在日常生活小事的分析处理上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同时敞开我的心扉,让孩子们也了解我,在课堂前我是他们的老师。课下我是他们的朋友,我积极主动的沟通使得孩子们特别喜欢我这个人,从内心里接受我这个新老师,想想未来两年的相伴,我会把他们带到毕业,那时候就是难舍难分的季节,两年的陪伴我会传授给孩子们什么呢?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吗?
今天听了肖教授的课,让我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更明确自己的方向。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下课后以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鼓励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很喜欢这种方式主动去学习,课上课下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探寻、挖掘、解决中来。这是我在带这个班以前孩子们所不具备的学习状态。
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用自己的学习动力去感染孩子们一起学习,用平等的交流方式去与学生沟通交流,孩子们的自信心会更好的树立,不再犹豫低头不敢面对,不再唯唯诺诺害怕举手。当课上课后的问题提出时,孩子们总是积极思考并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自信的微笑总是洋溢在稚嫩的脸上。
半年,一个学期,88天的风雨同舟孩子们在新的班集体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自信,更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老师的理解,对学习态度的审视,对自己兴趣的理解。课堂上不用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用提醒学生预习,背文章,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完成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表。自信、自律、自强的幼苗们在茁壮的成长。更多的是孩子们充满幸福的笑脸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最近三天里班级一个学生的变化。
她叫李雨佳,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不善于表达,课上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平时见到老师基本不打招呼,很多时候在班级的角落里深深地埋下头,因为基础薄弱,她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因为计算马虎,她的作业总是最后一个完成,因为胆怯,她从不主动与人交流。面对这个孩子,我想了很多办法与她沟通,可是她的内心从始至终都紧锁着大门,我知道这是对知识掌握度差而引起的自卑心理,我总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下鼓励她去完成她所能完成的任务,给予她最大的鼓励和信心。
这一周我们学习的是五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看着她说:这一单元与之前的课程有质的区别,只要认真听讲,就是新的基础打造的过程,一定会掌握。我发现她的眼睛里迸发出对知识的渴望的光芒。提前未做预习课程的她在这堂课中听得非常仔细认真,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意指她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的眼神。这一堂课下来她回答的三个问题都答对了,并且每一次作答都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课下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则趁热打铁,继续鼓励她预习新课,争取第二天的回答更加优秀。她用微笑回应我。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复习导入环节她第一个举手并出色的作答,在新授环节中也积极主动思考作答,整个人的精气神发生了质的改变。我想这就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三天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这节课中,她作答三次,对一错二,此时她的眼神有些慌乱,自信的微笑没有了。又习惯性的低下了头,我及时发现并鼓励她,这一过程与之前的薄弱基础相关联了,需要她提高之前的薄弱的知识点,并教她学习方法,课后制定学习计划。孩子用信服的目光注视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她的信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不再恐惧去面对自己薄弱的基础自己曾经丢失过的自信心。
教育不是去改变一个人,而是去塑造一个人。拥有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感谢肖教授的分享讲座,让我更加理解教育的真谛。同时也鼓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