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
时在端午,又溜达着回了老家。这是一年当中康家庄最为好看的时节,唯一遗憾的是这两天再能下点雨就好了,可惜没下。过一晌扁豆、豌豆、麦子熟了、收了,地里边又是秃一块绿一块,没这个效果了,会宁县老在弄乡村旅游的点,不知道为啥老选不到我们的老家?可惜了。
曾经说过进我们庄的路还是土路,下雨天就不好走了,感谢政府今年列在通村硬化路的项目中了,清明回家时已开工了,这一次回来的时候又停工了,说是弄路基时三七灰土回填不合格,让人家管工程的叫停了,唉这些小包工队挣钱的心思还是太重了点,土多“灰”少了,关键是误了我们走路。
老家在陇中山区也算一个好地方,一处山间小盆地,除了南方的水地作物种不成,其它的种啥啥成,但缺点是雨养农业,看天吃饭。今年春夏时节,雨下的还算及时,所以地里边庄稼长势非常好。种植业调结构的问题一直是农民自发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主要是压夏扩秋、压粮扩经,最主要的一条路就是跟着感觉走。当地政府好像是很少管到这块地方的,主要是这里离乡政府比较远,离公路沿线比较远,离观光农业比较远,但相应地少了些干部的折腾,就多保留了一些自然。
不管怎么样,发展还是硬道理。现在庄里面主要有这样几个变化:一是养的耕地的驴马少了,农业机械多了;二是种庄稼的地块见少了,退耕还林的地多了;三是窑洞少了,砖瓦房多了;四是睡觉的热炕少了,时兴的床板多了;五是念书的娃娃少了,留守的老人多了;六是打架骂仗少了,但人情来往也少了;七是猫狗少了,鸟多了……
老家的夜啊非常寂静,电视不响,电话不晌,汽车不响,偶有狗叫,过去晚上还有三五个打牌打麻将的,这两年听说乡派出所抓的很紧,加上庄里留守种地的一帮人大都已开始老眼昏花也打不成了,庄里的文化活动和这个夜生活还是很偏寂寞的,加之我们这个地方传统的院深墙高,晚上人家屋里灯亮不亮有人没人都不好掌握,总之一个字“静”。
有一句话说,条条大路不一定通罗马,但一定通收费站,其实毎一个人心头总有一条路是通往老家的,不管你富贵还是贫穷,不管你年轻还是年老。当你奔波半生,一身疲惫,能让你疗伤的一定是老家。回望老家那山、那树、那路、那人,那一草一木,为什么你总是眼含泪水,那是因为你爱她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