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追风筝的人》,故事情节看得非常堵心。非常难受。
看到中途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则评论说道:
可能有些人说阿米尔自私懦弱,而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阿米尔的这种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和他的家庭关系和父亲对他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先说说他父亲,我们已经知道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然而他们却被蒙在鼓里,理由是为了保护一个男人――阿米尔父亲的声誉和威名,这不免令人可笑,如果说真正是为了一个男人的声誉和威名,就不会做出这种出卖兄弟的龌龊勾当,阿米尔父亲对阿里和哈桑很好以及在他们要离开他家时跪地嚎啕大哭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不足为奇?还是看不明白。)
再说说阿米尔,阿米尔出生几乎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缺少母亲的爱护,再加上父亲对哈桑的格外爱护以及对阿米尔的严格要求和冷漠从而造成阿米尔对哈桑的嫉妒,性格的懦弱和自私。
多年以后,突然听说哈桑和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生气离开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反应,谁能接受这种赤裸裸的残酷现实。如果父亲坚守道德的底线,也许自己就会饱受父爱,没有哈桑及后来的一系列事情,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父亲没有坚守道德底线,但是告诉了自己和哈桑真相――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就不会那么的卑微,自己也不会有身份高下之分,也不会赶走哈桑,或许关系会更好,哈桑也不会遭人歧视,他的命运也会有所不同。作者想表达的是父母的行为及家庭教育以及对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作者想表达的这个???
果然一千的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忍不住在下面回复:哈桑也没有母爱。阿里没有父母。
阿米尔的爷爷和她老婆做了什么,让阿米尔的父亲出卖他的仆人兄弟让他喜当爹,另一面又那么正直善良可以为陌生人挺身而出。
三十八岁了。或者无论多大,有一类人到老都会把自己的软弱归结于原生家庭。历经艰难,年岁增加。各个方面都提升了,成长了,但是个性一定要保持小时候家庭带来的那样。
因为就是不想长大,不想面对。永远逃避。
阿米尔生气三十八年来都生活在谎言下,他又何曾没有制造过谎言。他的谎言又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受到伤害的阿里,哈桑,包括他爸爸,到死,也活在他的谎言下。
另外一则评论说的是:
因为阿米尔没有母爱,父爱也少得可怜,所以不懂如何爱人。索拉雅的父母看上去都很有爱。而哈桑的父亲阿里无疑是个好爸爸。这样想想,阿米尔的“卑劣”是因为他的可怜。
我想说更可怜的是阿里。
阿里也没有爸爸,他的双亲在他年小的时候就遭遇横祸,阿米尔的爷爷收养了他,但阿里在他们家是作为仆人的存在,而不是认真疼爱抚养的干儿子。
阿里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只有来自爷爷和父亲对一个亲近的仆人的喜爱。但他还是成为了一个好爸爸。
哈桑只得到了来自阿里的父爱,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
阿米尔得到的爱远比阿里多。他父爱母爱的先天情况不是他可以改变的,但是他后天的选择包括成年后的想法和决定并没有挣脱他原有的束缚、跳脱出来、自己成全自己。而是纵容自己的懦弱和侥幸。任其发展。
当然,我们很多人也并不比他高尚。
人性的自私和懦弱存在于绝大多数人中。
父母和原生家庭对孩子而言十分重要。但它绝不是某类人性格懦弱无能逃避的永恒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