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始见于后蜀欧阳炯词。平仄换韵,62字。上片五句,30字,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32字,四仄韵两平韵。由于句式参差,平仄交错,声律别具特色。
先来看李珣的两首。第一首:“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时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这首隐逸之词写在蜀亡之后,借范蠡事以明志。范在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过着隐逸生活。“希夷,《老子》云‘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如果能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可须隐居?倒是最后一句“荷衣蕙带绝纤尘”令人心向往之。
第二首:“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这篇写秋夜怀人之情。夜深人静,雁鸣阵阵,莲塘月色因故人远离思念惆怅而益显冷清孤寂。最难过的是纵然能像苏蕙那样织出锦字回文,又有谁能代为寄送?时间在凭窗凝睇,对镜神伤中流逝,香尽炉冷,虫鸣砧杵声声相续,又一个浸在愁思中的不眠之夜。
同是思妇闺情,春天和秋天就大不相同,欧阳炯的《定风波》不仅有伤感,还有些许俏皮,虽是残春但依然色彩明丽:“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明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这个词牌,我最熟悉和喜欢的是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正文前有段说明:“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此时的东坡已经历了身陷囹圄后又以罪人身份编管黄州的磨难,但他以“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表达了他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多么洒脱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