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真实的样貌。
之所以读这本书也是看到在2019年豆瓣热评榜上,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书。刚看到书名是只觉得他应该是告诉人去追求自由,飞到内心所渴望的地方。我认为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后面描写塔拉在家庭和教育之间的挣扎那一段比较精妙,牵动着我的心,既很理解她,但又不希望她向家庭做出妥协。
本书主要描述一个小女孩的家庭非常沉迷于上帝信仰,基本上当做是生活的全部,他们摒弃现代医疗技术,相信上帝会施救;他们逃避私立、公立学校,坚持家庭教育;他们时刻在为世界末日做物质储备。爸爸有严重的躁郁症,经常大吵打骂,认为男孩权利本应高于女生,女生不可以露胳膊露腿,不然就会当做对上帝的亵渎,甚至被贴上”妓女“的标签,他活在对时间的恐惧中,他总感觉时间在他身后紧追不舍;妈妈懦弱顺从,对于爸爸提出的一切都没有质疑,其实我真的比较好奇,妈妈有相对较好的教育背景,为什么会屈从这样的家庭模式下,难道真的是处于无奈么?家里有7个孩子,这里只大概介绍一下二哥-肖恩:有严重暴力倾向,经常对于弟弟妹妹拳打脚踢;泰勒:很喜欢音乐,并第一个冲出牢笼去寻找自己的天地,并且给了塔拉敢于踏出第一步的支持和信念;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塔拉,他的所有行事风格、对事态度都严重受到这种根深蒂固思想的限制。17岁之前塔拉从没正式踏入校园接触正规教育,谁能想象,在这种背景下的一个小女孩竟有如此的坚持和天赋成为哈佛博士。在塔拉接受教育后,输入了除爸爸式教育以外的观念,似乎可以证明爸爸是错的,但是迫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看他最后又是如何在这两种观念中挣扎、痛苦,飞向自己的山。想想也很可笑,自己上了九年义务教育,竟然都和哈佛、剑桥无缘。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两个问题:
1、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答案可以引用坐着塔拉的话来做正面回答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韦斯特弗
在上高中时,我就一直在问,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学,只是因为有这样的上学规定么,还是为了和社会上的大部分保持一致。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确实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改变了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并形成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思考,并且加速了我们对于新事物的接纳能力,这都是在上学的过程中对于我们的提升。也只所以有了之前的学习,才会有了我现在的生活。可能从学位的高低上我体会的较少,因为毕竟自己也不是多高的知识储备,只是一名本科生;但是0-1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类比来看,之前一直在想的为什么来北京,也就有了答案,可能说是追求物质生活,但是你在小城市一样,为何要辛苦北漂,可能是因为离开了学校,我们需要找一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途径,因为人类惰性的原因,所以被迫的学习就成了必要,所以来了北京吧。
2、原生家庭对自我成长的影响
从我们的出生开始,我们就注定了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成长、生活、学习。无论我们走多远,这种影响都会根深蒂固的跟随,就像是电视剧《都挺好》一样,我们能做的是什么?不是抱怨、逃避、顺从,而是从中挖掘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观念,去敢于冲破、创造。我不太了解中国像是电视剧或者像书中的家庭一样情况的会有多少,我觉得应该不会出现太多想书里的极端情况,家庭or教育,所以一般情况,我们只要权衡好二者的关系,就可以 Do it better!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在决定你是谁。
2020-02-16 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