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类型的任务——交错式和阻塞式学习(interleaved and blocked study)对学习效益的影响。
提供信息的方法可以对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不仅改变了所学知识,也改变了学习的效果。通过操纵在注意分配中学习对象的属性,来拓展关于在注意分配中交错式和阻塞式学习的优势研究。作者推测,两种方式的孰优孰劣是由注意编码和任务需求间的匹配所决定的。
实验范式1:参与者被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个组,
研究阶段:在研究阶段时,被试者会根据电脑上出现的图案来给他们做出归类(引起注意),之后学习到正确的分类。在学习过程中,区块式刺激和交错式刺激会交替出现,以1s为周期(交错式占0.75而区块式占0.25)。在刺激后,被动组会直接获得正确的分类类别;而主动学习组会根据电脑的反馈来习得正确的分类。
研究阶段分为4个block,每个block有24个trial(三类中每一类的四个样本的两次重复)通过多次随机的过程使得被试充分学习到类别区分。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内,被试会接受36个刺激(12个在研究阶段学习的刺激和24个新的刺激,新的刺激具有的特征与所研究的刺激相似。
在主动和被动研究条件下的参与者的转移任务中的性能以及每个研究的预送条件如图所示。结果表明,多个例子的交织/区块式学习的成效和任务需求间存在相关性,重要的是,这种相互作用既可用于新颖的项目,也可用于研究项目,这表明它不仅限于更好地记忆所呈现的单个样本。
实验范式2:对于实验1的结论,一个未决问题是,所提出的结果是否仅限于所使用的类别类型,还是可以扩展到结构不同的类别。实验2对实验1进行改进,使用类别间相似性较高但类别内相似性较 低的分类刺激进行实验。
这种相似性结构在寻找类别之间的差异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包括在类别内部寻找相似之处的更大困难,从而允许扩大分类策略的范围。
实验2的结果。在被动学习组中不管是区块式还是交错式成效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总的来说,主动组的表现优于被动组,但文章只是阐述实验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验1的结果可以推广到不同结构的类别当中去,却不对被动学习组绩效大幅度降低做出分析,并不具有说服力
区块研究对类别内相似性较低的类别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交错研究则对类别间相似性较高的类别具有更好的性能。
卡瓦略和戈德斯通(2014)提出,当研究归纳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新样本时,参与者将该对象的属性与他 们从以前的属性进行比较. 然而,学习者不记得所有 呈现的对象的所有特征. 相反,当学习一个新的示例时,学习者更重的信息预先发送在前面的实例. 如果前欠条试验由一个类别中的对象组成,而当前的试验由另一个对象组成,则参与者的注意力将优先指向两个对象之间的差异. 反之,如果这两个对象来自同 一个类别,学习者将倾向于关注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