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合肥地处魏、吴两国的交界,它通淝水,控江淮,扼中原的门户,地势十分险要。当时吴国国都在建邺(今南京),所以魏国只要能够踞守合肥,就等于扼住了东吴的咽喉,可见它在军事上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当时魏国镇守合肥的是大将张辽,张辽是雁门马邑人,他手下的兵卒也都来自北方,而北方人只擅长陆战,相反的,东吴的将士都是熟悉水战的南方人。于是,东吴就引兵至濡须(今无为县境内),以便寻找机会用水军与张辽决战。作为足智多谋、深谙韬略的名将,张辽自然明白东吴善用水军的优势,所以就暗暗训练一支擅长水战的水师与之抗衡,并把这支水军藏在不容易被人觉察的蒲苇丛中。
三国时,合肥是一座水城,环城有金斗河,与淝河相通,城内有津水,河汊交错,出城可通巢湖,战船行驶十分便利。今日杏花公园至蒙城路一带(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侧),旧时水域宽广,是一片汪洋,芦苇丛生,十分茂密,最宜于战船的隐蔽。张辽水军伏兵于此,从这里出津水、入巢湖,攻打东吴的要塞濡须坞。所以后人称它为藏舟浦。据《合肥县志·古迹志》记载:“《江南通志》‘在金斗门外。三国魏将张辽袭吴,藏战舰于此’。”《舆地纪胜》也提到:“刘贡父《游后浦新咏》有:从刘园至澄心亭。即此浦也,在今城内浅坝。”
藏舟浦这一带水域宽广,风景秀丽,蒲苇苍莽,绿波潆洄,草芳竹青,为天然佳景,而且浦内有岛屿,曹操、张辽不仅藏舟于此,也在这里游玩,后人把它誉为“藏舟草色”,列为庐阳八景之一。
明人熊敬有诗曰:
虎斗龙争事已休,昔人曾此计藏舟。
当时功业无寻处,散作离离草满丘。
时光飞逝,1800多年过眼云烟,合肥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水源逐年枯竭,金斗河日趋淤塞,后来这里逐渐变成了沼泽。曾经有人来到藏舟浦旧址,发思古之幽情,想寻找它的遗踪,但只见熙来攘往,车水马龙,杏花公园游人如织。在杏花公园东大门广场南侧的大树下,有一块《藏舟浦》标志碑,标明是“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址”,2002年由市文物部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