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坚持写作,写坏了7部手机,成为网红作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成功登上北京电视台《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在家乡创办“泥土书香读书社”,教文盲识字、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撰写议案为精准扶贫建言献策。与此同时,还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接受文学理论系统知识,并靠自己创作的多部文学作品成功入围中国作协会员。20年时间,马慧娟走出了一条文学逆袭之路,在成就了一个更大自我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父老乡亲们的命运。
马慧娟是西北女人,敦厚朴实,勤劳能干。每天去地里劳作,回家做饭做家务带孩子,在业余时间喜欢看看书,然后把这一天的经历用她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发到QQ空间里。她的文字感情真挚,寓物咏志。朴实中蕴含哲理、真诚中不乏幽默。她是农村妇女中的觉醒者,她要通过写作做生活中改变命运的强者!生活虽然贫穷却懂得自强自立;身份虽然卑微更知道拼搏进取!
马慧娟1980年出生,回族人。20岁之前,她在宁夏西海固山区度过,那里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地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在马慧娟从小的记忆中,家乡干旱少雨,完全是靠天吃饭。遇上好年景,亩产可以达到200斤。遇到天灾,则可能颗粒无收。
16岁初中毕业后,马慧娟没有再上学——因为家里种的小麦生了锈病,庄稼没有收成,家里面没有了经济收入,无法再供她上学。自此,干农活成了她的生活重心。
她的文字记录的都是朝朝暮暮种田的辛苦,柴米油盐治家的琐碎,忙忙碌碌身心的疲惫。一草一木,风霜雨雪,猪狗牛羊,花鸟鱼虫,都是她笔下不变的主题。她懂得枯草落叶的忧伤,她理解花鸟鱼虫的歌唱,而家乡的一草一木、猪狗牛羊也明白马慧娟的一片深情。劳累了一天文字是她最大的慰藉,心灵有好多委屈都能在文字中得到抚平;有好多痛苦能在文字中被蒸发掉。自然万物与身边的人和事是她灵感不断迸发的源泉,而她写出的文字更是西北贫瘠的土地栽种出的茁壮秧苗,日夜浇灌,笔耕不辍,直到有一天开出绚烂的花朵。
现在已经是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慧娟已经出版了小说《走出黑眼湾》;今年,她又带着新书《出路》而来。马慧娟是移民搬迁的受益者,出生在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一个小村庄的她迁入中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集中扶贫安置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从而实现了人生转折。移民搬迁后,农村妇女可务工的地方多了,接触到的人多了,看到的世界也更宽广了。走出大山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以前谁家孩子去上学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现在谁家孩子不去上学是一件奇怪的事。
马慧娟生活中有一个疼她爱她的好丈夫;有一个特别懂事常常替她干农活的好儿子;有一个非常可爱总是向她提问的好闺女;她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劳动干活的好姐妹;她更有支持她为她点赞的网络上这些粉丝朋友们:她们不离不弃追随马慧娟一路风风雨雨这些年,春天一起播种,夏天一起乘凉,秋天一同收获,冬天一起取暖!
树叶绿了能为人遮荫,庄稼丰收了得到粮食,花鸟鱼虫、猪狗牛羊更是舍命陪君子。我们人来到这里能给别人带去什么?请她吃一顿饭?给她买件好衣服?还是为他写些什么留下来一本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看。马慧娟做到了,我们要向她学习。她的感慨我们可能写不出来,她的遭遇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但我们能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我们能感受自己的感动,并将他清晰的纪录下来。
读书让我们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况味,写作能给人带来第二次青春。它能让本来有点迟滞的人生焕发出异样的光彩,用心灵舞动文字的力量,谱写出一首首经久流传感人肺腑的生命歌谣。人都是感情的动物,写作就是自己献给自我和受众最好的礼物。在上天为我们设置的禀赋平台上争取把自己的人生题目回答好。
现在我们的农村不知道还有多少马慧娟?她们每天基本不上微信,抖音很久也不更新。虽然身份是农民,却能认真读书刻苦写作,在土地与庄稼之外始终秉持着知识分子那朴素、审慎的态度和情怀;在劳作之余也能保持着心灵的高贵与神圣,用自己的灵魂之笔蘸上多彩的生活之墨在乡村的天地间尽情的书写。
我们希望像马慧娟这样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农村知识分子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