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父人母,谁不焦虑;
但是,缓解焦虑的办法,唯有更多的去了解孩子;
最初购买,源于方式莘苒工作室提出的育儿口号:了解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尊重的开始。
对于一个从事了九年乐高培训工作的我来说,这句口号深入我心。她们提出的,就是我想要的。
我和莘苒的相遇,就从这个口号开始结缘。
指南把孩子的成长分类,按照月龄,每月一本,内容涉及:绘本推荐,认知发展,心理发展,运动发展,需要发展,社交发展。同时每个部分都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可以亲子互动的小游戏。这些通通都是做为一名新手妈妈的我,所需要的干货。
收到第一本指南的时候,是16年的九月,为了迎接豆芽酱11月的出生,我需要提前做准备。豆芽妈是一个不喜欢打没准备仗的人。所以,提前学习,是我育儿路上利器。
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新生儿大多应该是这样的:吃饱了就睡,睡醒了继续吃;如果婴儿哭了,那么就是饿了;如果吃了还哭,那就是没有吃饱,需要接着喂!
看到这里,身为人母的你们,是不是频频点头。对,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但是,在真实的婴儿的世界里,难道婴儿只有饿,这么一个需求吗?
答案是:NO !!!
我很庆幸的是,在孕期就收到了1月龄的指南,在孕后期,我看了很多关于亲密育儿的书籍;
指南写道:1月龄的婴儿的语言发展:哭是新生儿唯一的语言,如果新生儿没有哭,医生会立即进行抢救;哭,象征着生命。生个婴儿期,宝宝都在哭,但是新手妈妈需要听懂这种特殊的语言;如:饥饿性的啼哭,尿湿性的啼哭,无聊时的啼哭,难受时的啼哭,等等;
如果,没有学习和了解,我可能也会掉进这个哭就是饿的深坑里去;
莘苒一月龄的指南从婴儿的心理,运动,认识,语言,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让我全方位的了解了在这个小baby的特点;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一个婴儿她会喜欢哭,会喜欢被人抱在怀里的感觉;
宝宝离开子宫,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宝宝最初感到的就是不适应;好比我们去过了一个语言不通的陌生国度,紧张,焦虑,不安;那么,孩子也是同样的感受;
以前听过,太多的不能总抱着孩子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大多是说,孩子抱的多了,就会放不下;
可是,在莘苒的指南里写到:对于此刻的孩子,需要的是我们无条件的及时满足;如果将一个人的心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此时,就是这棵树生根发芽的时候;
没有哪个孩子,刚出生就能适应这个新的世界,新的环境;
一月龄的指南,让我了解到什么叫做母婴共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全能自恋;母婴共生期里的种种特征,让我正确的认识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对于哭,及时的回应,对于哭,及时的肯定情绪,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其实,我并不喜欢乖这个词。大家眼里的乖,大多是因为,豆芽酱不怎么哭闹,及时哭闹了也很容易安抚。其实,我想说的,每个孩子原本都是天使。
爷爷奶奶们,常常面对孩子哭,安抚的方式就是:抱在怀里,嘴里念念有词,乖,不哭不哭。 No 这不是正确的方式。 难道作为一个孩子,我没有哭的权利,我没有表达我自己需求的权利吗?
其实,我以前也觉得这样哄孩子没有问题。但是,莘苒教会了我,对于情绪的疏导,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的回应并且认可,肯定她的情绪。一味的不,只会让这种情绪卡在这个当下,然后越积累越多。
安抚,在于肯定,认可。豆芽酱哭的时候,往往,我都会第一时间跑过去,告诉她:妈妈在这里。对于哭,我会告诉她:妈妈知道你难受,那么妈妈抱抱你。紧紧的拥在怀里,往往那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认可,都可以停止哭泣。
一月龄的指南,对于一个新手妈妈们来说,是把利器。缓解焦虑的灵药。其实不仅仅是对于妈妈,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缓解焦虑的良药;我们家的指南除了我看,姥姥也是忠实的粉丝;
指南也说了,在孩子最初的阶段里,我们需要“教”的部分几乎没有,而“养”却需要妈妈,爸爸,整个家庭齐心协力;在母婴共生期里,会从家庭氛围角度出发,陪伴妈妈爸爸们为孩子搭建最适宜成长的环境;
豆芽酱's 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