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平安夜、圣诞节、元旦,以节日的狂欢,来掩藏那孤零零的树枝,用节日的休息,让那过去的一年迎来新的平静。
我就想谈谈个人阅读方面的成长,以及女儿阅读方面的培养。半年来较为深入的阅读了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若是没有南明学院老师的引领,我断然是不会去读这些的,至少也没有那么深入。教育贯穿了人的一生,人从一出生便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是否考虑过生命的意义,你是否怀疑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许你考虑过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过那就像流星,一闪而逝,因为好像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我们就随遇而安的活着。
《思维与语言》,这本书很奇特,也很复杂,讲述了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你若是仔细观察儿童说话的细节以及方式,当她牙牙学语时候,她的思维是怎么样的?当她一个人自言自语,抱起个娃娃,就能说半天,她的思维又是怎么样的?也许你根本没有注意,也许你会说小孩都这样,这本书就介绍了其背后的故事。
其次就是概念的形成,有很多概念与物体是一起的,比如“桌子”,“碗”等等生活中常见的,那么你直接告诉她就可以了,但是有些词语是概念的集合,“少年”,有一本绘本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里面最后小约翰的纽扣不见了,爷爷说“即使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那么无中生有,孩子会问什么意思?你会做如何解释呢?再比如,有一次和女儿读《三只小猪》,巨龙对帮助他的小猪说谢谢,小猪说“何足挂齿”,女儿又会问你又做如何解释呢?无非你只能绞尽脑汁解释给他听,怎么解释给她听。无非通过言语,那么可能又会涉及到别的概念。所以,一个概念的养成,最好是在运用中。如果下次,你帮助了孩子,孩子说谢谢,那你借机“何足挂齿”,概念不是一次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如,你教孩子的时候,这个公式这么用,问懂了吗?孩子说懂了,其实不然,换个套路,再让其回答,其就不一定能够做出来了,如小学的应用题。所以说,这还是个认识的问题,你这样了解“概念是如何形成”之后,孩子不会的原因便知道在哪里了,而不是你认为上课不认真,诸如此类的。我们自己读书,也是如此,需要多读,多种形式去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讲述了教育的节奏,我们的认识始于浪漫,在足够的基础上方才能精确,何以精确,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唯有如此,才能才有水到渠成,游刃有余的综合运用。那在我们现实中如何体现这样的理论呢?比如女儿学画画,章萍老师就教授的非常好,她每次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主题来表达的,有时候用水彩笔,有时颜料,或者用不同的纸张来显示效果,孩子在初始阶段,不能直接教授其画法画技。又比如孩子写字,写字是精确的行为。孩子若是在写字之前,见过大量的字,我想她不太容易出错,也许写的不漂亮,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之后,我想肯定可以写好的,写作就是综合运用了。这样一个认识理论,从宏观方面去讲,可以说渗透到我们的一生,就知识而言,小学是浪漫期,初高中则是精确期,大学以后是综合期。我们认识世界就是在这样无数的轮回中逐步发展的。从微观层面讲,孩子认识一件事物,一个公式,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你得为孩子创造其智力背景,为什么你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你是否考虑过自身的问题,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脆弱的,所以当她做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就去吼,要有耐心,要尊重她,要明白如何去培养她的一点点成就感,那才是最重要的。也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而高枕无忧,试问,很多培训班以市场,以家长心理需求为导向,通过精确的,枯燥的训练,短期内达到最佳效果,其父母乐哉,到处炫耀。也有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要靠自觉,那么你是否考虑过,自觉是多么高的一种要求,你是否每天自觉少看些手机,自觉的做一些事情,自觉是种习惯,需要陪伴和引领。春夏秋冬,生命都有着自己的节奏。
那做父母的怎么办呢?增加孩子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若是幼儿阶段,就读大量的绘本,马玲的《孩子的早期阅读课》,彭懿的《阅读与经典》都有介绍。孩子小的时候建议亲子共读,也就是你读给她听,你是否曾经惊讶孩子一字不识,却能把一本绘本讲的有声有色,殊不知孩子的记忆是通过画面,颜色,声音来记忆的,若是你干巴巴的讲故事,很多东西她是理解不了的。孩子大一些,你可以让她读给你听,或者自己读,这些教育技巧,马玲老师那本书里有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就是计划,女儿今年读中班,你是否给孩子制定计划?若是没有,若你是想到原则,那是看不到效果的。你不妨按照计划行事,比如,我们固定时间买书,家里大概有百来本绘本了,如一个月5本,一年下来就60本了,此外我们还去图书馆借书,一次也可以借8本,那一年下来,几年下来就很多了。我们固定的时间是睡觉前,每次两本,她若是不尽兴,自己会看会。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坚持,也许你说孩子他爸出差,打麻将,很少管孩子,好像教育是母亲的事情,那只能通过沟通来解决。你也许会抱怨我一天上班回来很累了,你自己做好作业,就睡觉吧,我得玩会手机,看会电视,这些都没问题。等到孩子哪天长大了,你便会觉得问题更多。我们培养孩子的眼光,要放长远,不是成绩,不是短期的表现,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发展的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我对家庭教育最大的谏言:以身作则,陪伴左右。
每个人一生在社会上都是惊险的,从怀孕的检查,到分娩的疼痛,再到各种安全感,学习危机感,经济危机感,婚姻危机感,我们也会遭遇各种事情,各种人,有好的有坏的,是否想到会危机,遭遇背后对于我们自己的意义,一种教育的意义,在自我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危机,我们该怎么去度过,去引导青少年度过,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便是从人类的角度去出发,去阐述了这类事情,人总是有信心面对困难,面对危机和遭遇,我们不是放弃,而是积极的面对,去解决危机。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前三个习惯便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所以我自加入南明网师以来,遇到了诸多老师,朋友,很庆幸,也为自己的努力而鼓舞,最主要的是我找到我的方向。
我始终保持着阅读与学习,因为我敬佩的人一刻也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