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的遇见
一、引导:
1、理想化和认同是与强大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并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或者去控制他们
2、理想化来源于孩子对于与其他人的差异的发现和接纳,即精神分析领域提到的“分离个体”的出现
理想化他人,起源于我们作为孩子,开始发现别人跟我们有不同的品质或者能力。随着认知的成熟发展,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要去跟谁比较,对方拥有我没有的东西,我们也想有。
3.理想化是自我拓展的需要,理想化在成长中有必要的、积极的功能
当一个人长大到四五岁的时候,就会开始需要扩展自己,发展一些知识、能力和品质。通过追随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理想,借用另外一个被我们理想化的人来拓展自我,我们会慢慢地有意识的认同,并且试图变得像我们信仰的某个人。理想化关系到我们对某一个人的敬仰和崇拜,父母通常是我们理想化的开始和源头。
事实上我们学会的很多东西,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伴随着关系而产生的。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激励,或者通过一个人来让我们自己有机会去学习,去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是理想化积极的一面。
对于成长而言,理想化是必要的,只有存在理想化,才会有对远大理想的展望,或者对于我们自我的限制有一个超越的感觉,那种超越的快乐的感觉。
4.对一个人的理想化终会破灭,破灭分为建设性的和毁灭性的两种
当我们非常崇拜或者仰望一个人,并内化了他的能力,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超越了这段关系。理想化他人起到过渡的作用,通过他们,我们走向更大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理想化破灭,去寻找下一个榜样。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爱的一种形式。这是伴随超越的理想化破灭,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破灭。这种破灭也导致了自身力量的整合,开始对于新的理想的探寻。
另外一种破灭是毁灭性的,往往是理想化客体的过早或过于强烈的幻灭所致,对于个人的成长可能造成创伤。
5.理想化的两种方式,通过关系拥有这个人,或者通过内化拥有这个人的精神内核
理想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部的拥有:借光,即我们试图去拥有和控制这个对我们理想化的人;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认同和内化他的精神内核,变得像那个人,然后超越这个人,自己发光。
6.理想化的反面是反向认同和贬低,可能发生在对待同一个人身上
反向认同和贬低,即我很讨厌这个人,我不想变得像他一样,我要成为一个跟他完全不一样的人。然而反向认同是认同的一部分,可能会导致我们在行为上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反向认同和贬低往往是我们对一个人寄托了理想化的期待后,破灭或不能如愿时产生的。我们终生都不要像这个人,也让我们终生都会在内心有这个人的形象。因此,我们对他的记忆可能更深刻,所以反向认同可能比认同的情感影响更强烈。
二、延展——自体心理学对理想化的阐述
这个课程中引出的很多重要概念,在自体心理学中有比较多的阐述,理想化也是其中之一。今天的延展就补充一些自体心理学对理想化的阐述。
理想化与自恋是相联系的,理想化和自恋本身又都是中性的概念,在自体的发展中,会出现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规律,也会呈现出或健康或病理的状态。
1.理想化需求的初始来源——原发性自恋
科胡特提出的原发性自恋指的是心理上的婴儿状态,母婴一体,婴儿对于母亲及其服务的体验处于没有“你-我”分别的世界,婴儿期望控制母亲,当母亲的服务不完美时(比如不能及时、充足地喂养母乳)会充满暴怒,是婴儿天生的攻击性表达,这种现象叫“自恋性暴怒”。这种自恋状态是婴儿期就开始的理想化倾向的原初需求基础。
一个人如何从婴儿状态逐步成长、成熟,我们在第三日的延展分享中讲到了自体成长的过程。今天结合理想化再来看看在原始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将自体的成长引向健康,如何预防或者修复可能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2.正常的和有缺陷的理想化倾向
年幼的孩子跟母亲的分离是逐步达成的,在共生的阶段,孩子需要理想化自己的父母和养育者,尤其当它感觉到自己的夸大性自体(有全能控制的需要,要求有求必应)不能可靠地掌控这个世界的时候,理想化的父母是有足够力量抱持他们的父母;伴随着跟母亲在身体上的分离,孩子仍然需要一直在那儿、可以关注和支持他的养育者;当孩子逐步发展自我意识,也需要父母作为榜样去内化比较强健的自我、走向成年并进入社会。
正常的理想化是,现实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但是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也能在孩子成长到不同的阶段,满足孩子的依恋、给与足够的共情,在孩子逐渐成熟的自我意识中从其理想化自体客体中脱身,帮助孩子完成成长的过渡,找到自己新的理想化目标去超越,向更高形式的理想化自恋成长。
正常的理想化是成熟爱恋的必要条件,随着个体的逐渐发育长大,将童年时的依恋对象逐渐去理想化,是分离-个体化的必要程序。
糟糕的情况是,父母在孩子幼小时(0-4岁前俄狄浦斯期)在身体或情感上的缺席、疾病或者死亡,或者有虐待等伤害行为,孩子的理想化客体过早的坍塌和幻灭,这种幻灭通常会被丧失感和羞耻感防御起来,对他人无法建立信任感;很可能时常退化到夸大性自体状态,对非共情客体表现出自恋性暴怒。待孩子长大一些,在难以得到关怀和亲密的情感时,还可能将对好的自体客体的需要性欲化,依赖性伴侣,沉溺在有缺陷、甚至危险的性爱当中(异性和同性都有可能),也不能以成熟的自体状态去养育下一代。
3.理想化是三极核心自体与三极移情中的中间态
科胡特在自恋性人格障碍的临床分析基础上,发展了三极核心自体的概念,其中前两极是从处理自恋性暴怒出发的,后一极是在前两个基础上发展的。从这组概念来看,理想化的功能是弥补夸大性自体的不足,而最终稳定度
夸大性自体:满足婴儿的原发性自恋、处理自恋性暴怒的一个方式就是能够让婴儿感到自己是全能的、控制着好的世界。
理想化父母影像:处理自恋性暴怒的第二个方法是将另一个人感知为全能,并内化成自我发展的榜样,维持完美的自恋。
上位自体:是指婴儿的基本自体具有天生的潜能,在与自体客体形成持续和特定的互动中得到回应,形成的一种“内聚而持久的精神结构”。
对应于三极自体的发展,科胡特提出了三种移情的作用
镜映移情:为了鼓励孩子发展出以夸大性自体需求为基础的健康的抱负心,来自母亲般的自体客体的鼓励性镜映不可或缺,在生命的第2-4年间尤为重要。
理想化移情:让孩子相信并内化一个好的可靠的自体客体,也即理想化父母影像。在这个过程中,共情起了关键的作用(如前一天的介绍,自体心理学的共情是指收集共情对象的多维度信息、靠近其体验去理解共情对象)。第4-6年间是关键期。
他我/孪生移情:指与一个好的自体客体拥有共同的技巧、才能和经历。它是发展自体潜能、形成“内聚性核心自体”的第三次机会,有可能发生在早年镜映需要和理想化需要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为建立弥补性自体结构提供了可能。
自体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在一生的自体发展中如何培育健康的自体、修复破损的自体,建立健康自恋为基础的人格,有兴趣地可以从科胡特的《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以及其他自体心理学的著作中得到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