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循着契机跟高中的一位旧友聊天,我们是很好的朋友,高中三年,剩下的除了学习就是跟那群人的回忆。每次联络,总有道不完的回忆和感慨,从不觉得疏远和冷场。
我们侃着回忆,侃着现有的生活,侃着今后留在哪座城市,侃着现实的买房买车,最后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异常挂断了电话。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打算发个微信收场,朋友也说要休息了。末了,他来了句:
“以后要多带带我啊。”
“带个鬼!“附和着他的调侃。
“我也想向你一样优秀(微笑脸)。”
“我优秀吗?我自卑。”玩笑般的,随手发个尴尬的表情。
聊天顿了下,看到他的回复:
“趁年轻,自卑这东西能戒就戒掉吧。“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我听,不如说是说给我们俩听。
听着这话,我心里是有咯噔一下,倒不是因为矫情病犯了,就是觉得戳到了自己,带着点温暖和深以为然。
朋友和我,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相似的羁绊,他比我更沉重。所以在高中那个欢乐的“七人帮“里,我们俩走得更近些,能分享的也更多。
可能就是因为都自卑,而且能相互理解这自卑源于何处。
“我是不是变了很多?“我问。
“以前,我和你一样总是喜欢人堆里安静地看热闹,现在你越来越喜欢钻进人堆里,而我还是不喜欢热闹。”
确实这样,以前我俩总是看着他们笑闹搞怪,看着他们站在耀眼的位置,而我们自己就默默地笑默默地祝福,心底估计还有点默默感伤。内向与外向对比,阴郁与阳光对比。
“我现在也会安静地看着热闹,但更多时候在想,我觉得得活泼一点,去试着融入,让自己好过些。”我说。
“以前对于参与、融入一些东西,是有点本能抗拒的,现在有的时候也会怂啊,担心啊,但想想有啥不敢去做的,大不了就怎样…”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反而会勇敢一点,脸皮厚一点也不错。
自知骨子里的寡淡与凉薄,却也尝试着轻松上路,一点点捡起自信,从内到外地活泼起来。我们都带着同样的包袱,准确的说,是同样的责任,但鸡汤还是该喝就喝的,不要亏待了自己。我这样想着…
朋友接话“有时,会有这种自觉,就是强行让自己变得更成熟点。哪怕相处的对象年龄大过我,我还是在假设我年长于他,我该怎样说话做事。”
“反正呢,担子归担子,张弛有度才好,装得了深沉,也说活泼就能活泼。”我有意放松语气,还追问他是不是说得有理。
从大学开始,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变化,虽然这变化很轻微很慢,却也一直蔓延。
我试着去参加社团去认识性格迥异的朋友,去尝试循着内心换自己喜欢的工作。近期开始跟着小集体的节奏去尝试健身、化妆,偶尔也参与 “高谈阔论“,去试着逼自己一把走出去。
自卑不自卑,这个话题慢慢淡了,不怎么想起了。对自己的一些改变,满心欢喜。
“英雄“不问出处,不是吗?年轻该有年轻的样子,该戒的戒掉,该担的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