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美国第45届总统,特朗普的定力,他经历了多次破产的遭遇,他在众多的否定中,还坚定的走下去,并没有被打垮。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承担很大的失败和挫折,并从失败中反弹和恢复,再次成功?而大多数人,却在压力面前无法承受,最后选择放弃,承认失败,或者最终被压力打倒哪?
其实,我们面对的压力的等级不同,处理的模式不同,导致了人们不同的人生表现。那我们首先来看看压力的不同级别和相对应的不同的抗压力级别吧。
压力不同,抗压力状态自然也不同。
第一级压力:这种压力状态是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面对的日常压力,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压力命名为“慢性的持续的压力”,如长时间单调的工作, 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事务,上下班的持续交通阻塞,和某个同事的持续心理冲突,家庭的经常性的感情纠纷等。
对于“慢性的持续的压力”,人们本能的会展现出一定的抗压力。这样的抗压力具有强韧的特征,它通过直接承担和对抗来抵御和对抗面临的压力。有些人会承担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 会努力忍受自己不喜欢的情况。当然,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坚韧性,就会选择逃避和放弃了。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当我们展现坚韧的同时,压力也会伤害到我们自身,让我们承受物理或心理方面的损伤。经常听到一些人由于长期加班,或者背负工作生活压力而得病,甚至突然死亡的情况。前不久网上就有一篇关于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突然引发心脏病而去世的消息。上个世纪后期日本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常常出现“过劳死”的状况,这甚至一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被大家关注。人本身有脆弱性,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奔溃。这好比是玻璃,一般情况下,玻璃可以承担一定压力,钢化玻璃的压力承担力更大,但超出限度的压力会导致玻璃的破碎。水刑据说是中国人的发明,虽然一滴水滴根本不会伤害到人,但这种轻微但又持续的冲击也会让受刑者彻底奔溃,足见这样的压力有可能并不彰显,但持续而且慢性的侵蚀就会击垮任何一个健壮的个体。
第二级压力: 这种压力有可能完全不同, 这些压力往往呈现出急性,突发和猛烈的压力特征,如公司的业务亏损,乃至破产,金融危机,突然的失业,声誉的损失,失去亲人等。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压力定名为“突发而且猛烈的压力“。
定力是佛教的用语。指的是禅定,“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广义的定力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在培养人之定力。”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为探索宇宙真谛,解救众生诸苦,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王位,离别妻子,出家修行。他在雪山苦修六年,后在菩提树下静思入定,打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从而创立了佛教。(引自百度百科关于定力的定义)
显然,定力是一种高超的能力。
当今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 很多人都可以学习、锻炼和展现一些定力。有定力的人,可以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可以潜心专研,有所成就;可以在挑战面前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后来而居上。
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发展自己的“定力”,有定力的人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1. 专注目标:希望具备“定力”的人,往往有自己确认的人生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个人通过实现这些目标,会感知到成功、提升和超越,因此,在这样目标的驱动下,我们才可以产生出具有“定力”的感觉。
2. 超越欲求: 具备定力的人往往可以超越个人的欲求。他们可以做到不受个人私欲的驱动,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不被意识形态蛊惑。因此,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实现自我目标的模式中。
3. 控制情绪:有定力的人,显然具备更高级别的抗压能力,但他们并不是得道成佛的高僧,他们也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因此,他们也会有各种负面的情绪的感知。但有定力的人往往会比较容易控制这些情绪,不会让这些情绪蔓延,轻易表达出来。 因此,有定力的人总体表现出沉稳、冷静的状态。
4. 在压力中锻炼:如果一个人希望具备抵御压力的能力,首先就需要将自己置身于压力中。 对于慢性而持续的压力,一方面敢于承担,另外一个层面也可以找到方法释放、解压。对于猛烈而突然的压力,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并敢于总结失败原因,及时调整和成长。
5. 快速恢复:有定力的人当然具备强韧和反脆弱的特质,他们的抗压力和复原力都很强。他们不会认为一次的失败和挫折就是最后的结果。反而,他们比较愿意去考虑失败的原因,并且不断尝试从失败中再次站起来,重新出发。
“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