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想凑热闹了。毕竟出身卑微,不是京城皇城脚下三甲医院的专家,也不是名门望族的宗派,不过是中国千万个——当然不能包括那些其他高学历高职称的那些千万个——普通医务人员,甚至于不敢自称医生。
但是今天无意之间看到一篇公众号推文,题目相当“霸气”。我之前很推崇这个作者,甚至于把他当作偶像级别膜拜,这绝无诙谐之意。就连我之前的小号,也打鸡血一样写上做南方的某宝,可见我诚意之真。
可是,我向来不苟同盲从,对于很多观点至少还保留基本的思考。
“医生最大的医德是什么?是过硬的专业素养。
业务能力不过关的医生,根本没有资格讨论什么医德。”
这是这位意见领袖掷地有声的金句。
是的,如果专业不过关,谈医德有点苍白无力。然而,业务能力就因为人家是县医院就大打折扣,我认为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难道县医院医生就没资格做科普,县医院医生就一定是低水平吗?县级医院、也就是二级医院在国家医疗体系中是为数最多的公立基层医院,也是在国家医疗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也许没有平台去发SCI文章,但是在治病救人这份内之事上,却无可厚非的。
按照这位大神,只要按着科研条条框框发表顶级文章,按照临床指南给患者诊疗,稍有一点点检查结果异常,无论有无诊断意义,都全院各科科室请会诊,套框框。这就是他的意思吧?因为他的潜意识里,业务就是专业条款,是各种理论指标。
然而,这种过度西化的医疗模式,不过忽略了医疗对象的特殊性:人。人是有感知的被服务对象,而被服务对象的感受很多时候和服务对象传递信息是有很大关系的。
一个高血压患者,按照病情需要一天两次服药治疗。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按照规则告知和执行医疗活动,另外一个医生也许学历职称一般,却和患者稍微共情参与,估计血压治疗效果显而易见。
毕竟,现在治疗模式基本一样,都是公开透明,没有哪一个医生这基本业务知识都不掌握。
特鲁多医生早在1837年,他就查出自己患了结核病,特鲁多医生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在那个年代,结核病就是一种不治之症,没有治好的途径,只有死路一条。
他死后,他被埋葬在撒拉纳克湖畔。让他名声远扬的,并不仅仅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更是他墓碑上刻着的话,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翻译成为中文之后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去治愈,去帮助,去安慰。三个“去”在如今已经被概括为医学之功,是一个医生该遵守的基本职责,更是医生的神圣使命,是属于医生的灵魂三问:医学做过什么,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
“去治愈”是指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也就是所说的业务水平。
“去帮助”是给病人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其社会意义也大大超过了“治愈”;即是业务水平。
而“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更是超乎业务水平之外的精神因素。
这句话的表明: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没有医学的人文性,就泯灭了医学的本质属性。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展。如果离开人文精神谈冰冷的生物模式,这不是LOW的问题,是OUT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