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好问题是探索思考的原动力

《学会提问》by 马麟鼠

学会提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接近真理,抵抗忽悠,顺便还能好好秀一下高智商。本书引言部分作者主要讲明了本书的写作初衷和作用。本书可以帮你学会提出“关键问题”(批判性思维的语言载体),通过丰富的图表案例、设问式行文,加上互动式的练习,授人以渔,培养推理分析的能力。让思维更加理性和独立,攻守兼备,既能让自己的论证过程逻辑自洽,又能帮你用好这柄“双刃剑”(如何不打脸地质疑别人的结论)。

一、学会提出好问题

(1)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认知工具,作者在本章中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批判性思维,首要是要学会提出好问题。通往真相的道路充满了崎岖坎坷,而这些磕磕绊绊,就是问题。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把关键的问题“揪”出来,通过解决问题,搬开前进的绊路石,最后看到真相。

作者认为,所谓批判性思维,有三个方面:①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②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2) 两种思维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被动式思维和主动式思维,也可以称为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被动式思维,就像海绵,照单全收,主要运用记忆能力,狂抄狂背狂记,并且对脑海里的东西深信不疑;② 主动式思维,就像淘金,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不断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效的信息。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展开积极互动。从知识层面看,两种记忆不分上下,都是我们和外界信息互动的手段。但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过多的无效信息会占用我们的认知内存,影响分析其他问题的效率。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更能帮助我们思考实质性问题。

(3) 两种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工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根据使用价值的不同,作者区分了强势批判性思维(strong-sense)和弱势批判性思维(weak-sense)。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相比之下,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的工具意义较弱,主要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主要是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对能否接近真理和发扬美德并不十分关心。

学会概念容易,运用工具难。知识积累再多,还是要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的养成,不能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有赖于大量的实践。

(3) 价值观决定互动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价值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它为我们确定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来区分人与人的不同。

1、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认知工具,我们的价值观属性决定了它的底色。相似性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规律,价值观相近的人,社会交往更频繁。同样地,批判性思维也存在党同伐异的倾向。合格的批判性思维者,需要有意识克服这一倾向,应该具备以下人格特质:

① 主动性:主动发问,主动接触,金子不会自然发光,总是要淘出来;

② 好奇心:这是一切认知的源泉;

③ 谦恭有礼:“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④ 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能做到批判性思维的人不多,物以稀为贵嘛。

2、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每个人的观点背后,都附加了个人价值观、情感取向甚至自己的自由意志,遇到别人的质疑时,心理防御机制多少会被激活,战斗激素大量分泌,容易冲动,甚至与对方雄辩三百回合。一不小心就容易感情用事,启动弱势批判性思维。实际上,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犯错不可怕,就怕不改正。观点被质疑时,依然要保持理智,要看对方的质疑有没有充足的证据和逻辑推理。如果是,请遵守第4条。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热爱真理,控制情绪。

(4) 如何让对话进行下去

1、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

前面提到,每一次的提问,都是一次质疑,也必将激起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保证批判性思维的效果和质量,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不要激怒对方。要牢记,我们的目标是:寻找真理!控制表现欲,控制秀智商,对话才能进行下去,你的提问才有回应。为此,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① 及时反馈:表明你在听“哦……嗯……噢,我好像听你说过这个”。

② 问一问对方,为什么你的证据不足以支撑你的结论。

③ 讨论过程中适当停顿,抓紧时间寻找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支撑证据。

④ 寻找共同价值观或其他一致认同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对话产生分歧的原点。

⑤ 注意非言语线索,声音不要太高,表情不要太嚣张,肢体不要有冲突……我们也要多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或许剑拔弩张就变成了虚心受教。

2、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生物进化设定了人的大脑不能一直工作,并由此带来人的认知惰性,导致“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就直接宣布它是真的”。但是,真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淘沙也就不会有金子。寻找真相,需要抽丝剥茧,经历一系列绞尽脑汁,耗费脑力思维加工,最后才能找到真相。事实永远比想象更神奇,或者说更残酷。在冰冷的事实面前,无所不知的幻象会破灭,取而代之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失控感,产生焦虑和恐惧的感觉。当人们不能解释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会求助于“奇迹式思维”,享受超自然的解释带来的乐观主义和安全感。但这也只是精神鸦片,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一厢情愿,最终带来的还是一无所知。


二、了解论点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在第一章里,作者总体解释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整个思维过程的各个阶段。从第二章开始,作者逐一梳理各个阶段,整体的框架可以归结为“针对论点,针对论据,针对论证”三大板块。在行文上,作者按照“了解论点、剖析论证、检验证据”的顺序,系统破解批判性思维的密码。了解论点部分,包括了“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第二章),“理由是什么”(第三章),“哪些语句有歧义”(第四章)。

作者在这里一再强调的论题,其实就是我们惯常理解的论点。也就是“引发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是所有讨论的驱动力。”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找到批判的对象,找准论点,也就找准了靶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头条也好,推送也罢,每天都会有各种人试图改变我们的想法和信念,甚至行为。为了避免不经意间被洗脑,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找到对方试图推销的点是什么、在哪里,随后才能调动自己的聪明智慧,针锋相对,鉴别真伪。

(2) 找到论题和结论

1、“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认知方法,如果对各种论点/论题做一个初步归类,可以分为:

① 描述性问题(descriptive issues):是指有关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类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例如,同性恋的起源是什么?

② 规定性问题(prescriptive issues):是指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是针对该不该,对不对,好不好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同性恋在我国应该合法化吗?

2、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同样是论题/论点,有的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在标题处;有的人拐弯抹角深藏不露。前一种显性论题容易抓住,后一种隐性论题,需要一些技巧,不管作者有没有点明论题,在行文最后,他总要提出自己的结论(对方希望你接受的信息),首尾呼应,结论就是论点/题的御用替身。

3、对方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如果对方连结论也深藏不露,没法一眼看穿,那只好祭出我们的思维法宝——用问题来寻找结论:① “他想证明的是什么?”;② “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基本能找到你想要的结论。

4、结论一定是观点,但是观点不一定是结论。

所谓结论,是经由推理产生的,必须要有原因,要有一定的推理过程。而观点,是一些缺少论据支撑的说法。同样是吃,“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哦”是一种观点;“情人节到了,我们去吃烛光晚餐吧”是结论。

5、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如果还觉得抽象,可以参照作者给出的几个技巧:

① 问问问题是什么:看看标题,首段首句,如果有,最好,如果没有,使用2;

② 寻找指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得出,可以断定,我要说的重点是,问题的实质是,也就是说……如果还没有,使用3;

③ 在可能的位置看一下:类似做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作者出现前后呼应的频率最高;

④ 排除不可能是结论的素材:例句、数据、定义、资料……

⑤ 了解一下作者的利益立场:屁股决定脑袋、受人恩惠、为人代言;

⑥ 问一问“所以呢”:替作者总结前面的证据,得出结论(某些品牌的软文广告)。

6、对个人的启示

以上如此大篇幅论述寻找论题、结论的方法,就是因为有些作者在论述观点时,云山雾罩,让读者不知所云。如果每个作者的论点/题和结论都能开宗明义,框架清晰,那还真是节省不少时间。所以呢,作者委婉地批评这种文风之后,给出了写文章的忠告:

① 言之有物,明确中心,不要让受众费心思去找。例如直白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② 开门见山,逻辑明确,思路清晰,让受众快速听懂。例如: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3) 理由是什么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持和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以及其他陈述”,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服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逻辑依据”。前面谈到,没有理由支持的结论,只是一种观点。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提出观点,而每个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真理的相对性)。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对方能不能找出足够的理由来支持他的观点。只有在这个论证过程中,才能识别逻辑错误,才能利用理性精神和逻辑规则进行批判性思维。所以,在找到作者的理由(论证依据)之前,我们不能对一个结论的价值做判断。也就是说,找到结论背后的理由和论证过程,是批判性思维不可缺少的一步。为了方便理解,作者总结了论证的几个特点,方便读者识别各种论证:

① 论证=理由+结论: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该结论的一个或多个理由组成;

② 凡是论证必有其目的:人的逻辑思维具有指向性,对方的论证,多数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目的就是把他的思想装进我们的大脑;

③ 论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我们动用批判性思维来甄别筛选。而批判对方的结论之前,最好先找准对方的论证过程。

(4) 找到理由

在明确了“理由”的概念和特点之后,我们还要学习“怎么寻找理由”,也就是回答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作者相信自己的结论?”为了提升效率,作者也总结了利用提示词寻找理由的方法。主要的提示词有:首先/其次/再次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由于;原因是;是因为……事实;鉴于;证据是;研究显示/调表明;毕竟;说到底。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技巧,让理由和结论更加清晰可见。

① 圈出指示词;

② 用不同颜色标注理由和结论;

③ 在页面空白处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④ 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5) 理由是模具,结论是成品

结论虽然只有一个,但理由有很多种,事实、调查报告、生活常识、统计数据、专家或者权威意见、“公知”言论以及逻辑类比等。不同的理由还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结论本身不是理由,而是一个和多个理由支持起来的陈述。

1、结论不是理由

事实上,就先前讲到的两类问题——描述性问题和规定性问题,其论证过程也不相同。举个例子,如果对方为了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回答“是什么”的事实性问题,那么,列举事实性的“为什么”证据就可以了。无论哪一类问题,都应该遵循“先有理由,再有结论”的过程。得出结论时,不打无准备之仗。可现实生活中,遇到质问和争议时,理屈词穷的时候,不少人会当场编造理由来捍卫先前的结论(弱势批判性思维)。这种“逆向逻辑”“反向推理”,违反了论证规律,是情急之下的仓促反击。

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就近寻找看法,装扮成结论,但是逻辑性大打折扣,逻辑质量也很难保证,容易给人留下说话不靠谱的印象。高危动作,尽量避免。

2、对个人的启示

为了保证论证质量,让结论更有说服力,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① 先探讨可能存在的各种理由,再做结论:避免逻辑漏洞和理由陈旧。

② 寻找围绕你的论点的专业杂志和刊物:看看其他人做了什么研究,有什么结论。

③ 心系读者,公开列举自己的理由,让读者一目了然。

(6) 避免歧义

歧义是指对方表述中某个词或者词组可能存在多重的含义的现象。在对方没有解释清楚之前,不要主观臆想对方的意思。

1、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巴别塔的寓言,暗示了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理解角度对沟通的重要影响。如果人们对每个词的含义都有共同认同,或许巴别塔的理想会成为真的现实。但事实是,大多数词语,包括“意思”这个词本身,就不止一种意思。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词的内涵越简略,其外延越丰富。一个词或者短语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作多重解读。多数人都认可“公平”、“民主”、“自由”的理念,但在实现方式上却吵得不可开交。“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行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减少歧义,对方没有尽到解释清楚的义务,我们就可以使用质疑和追问的权利。

2、找准关键词

寻找那些意思有歧义的词或者短语(“对方有必要进一步解释的词语或者词组”),也有一些小技巧。要找到:

① 检查论点/题看有没有关键词,比如:高收入能否带来幸福感?(高收入是指多少?幸福感是自评还是他评?);真人秀节目里展示的画面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歪曲?(“歪曲”是指?)

②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能够影响你接受对方结论的词或者短语。这些词多数都在结论和理由中呈现。比如:我依然爱你,XX矿泉水

③ 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容易产生歧义)比如:优秀的男生注定要享受孤独(什么是“孤独”?)

④ 通过角色反串(reverse role-playing)来判断对方如何定义特定的词或短语。比如:为什么日本表示投降,裕仁只宣读了《终战诏书》而非《投降诏书》?

3、检查有没有歧义

凡是对方提出的问题,都应该自问“我知不知道它的意思”。简言之,就是要有意识地避免“心灵感应”,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想当然“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

4、判定歧义

要不断问自己“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在作者解释清楚之前,贸然接受其结论,略显盲目。关键词语需要作者明确的定义。

除了在结论中存在歧义,在很多情况下,分析推理过程中也会存在歧义。

5、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说到定义,除了基本的字典定义外,关键词语所在的语境也是很重要的线索。

6、定义规则

坚持批判性思维,需要不断地思考关键词语可能有的含义,一般而言每个词的解释,大概遵循3种方式: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了解了这三个定义规则,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会更具体,更明确。

① 字典定义≠情景含义:我们需注意的是,不能单从词语固有的含义出发,还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② 让人思维短路的感情色彩词:除了要避免心电感应,坚持思考关键词的含义外,为了避免歧义,还需要警惕被“激发情感”,情感上头,理性下线。培养批判性思维,要对能引发感情偏好的词语保持警惕。③ 谁想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想要说服我,你就有必要解释我的每一个疑点和质问。


三、剖析论证

(1) 假设

在前几章中,介绍了某一论证应该基本具备的要素:论点/题、理由、结论。但在现实说服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在的、没有明言的论证要素。在这里,作者将其定义为假设,也就是“对方的一种看法,虽没有明言,但是对方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者众所周知,用以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第一章中,作者介绍了两类基本的问题“规定性(价值观)问题”和“描述性问题”,在此,作者也划分了两类不同的假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对方的一种看法。① 在多数的论证过程中,没有明言:例如,《穹顶之下》纪录片,制作方的一个潜在假设就是,个人健康要比经济发展更重要;② 对方认为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如果经济发展损害了个人健康,工业就应该为环保让路;影响对结论(说服力)的判断:把个人健康放在首位,能够激发多数人的认同;③ 具有潜在的欺骗性:世界的真相是,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普遍较好,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控制污染,维护个人健康。

(2) 到哪儿去找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指在多数论证中,那些对方认同但却没有清楚表达的看法,这些看法维系着整个论证体系。以价值观假设为例,如何寻找价值观假设,作者认为结论和理由是两个明显的线索: ① 寻找能够证明结论的潜在看法;② 寻找能够让理由成立的潜在看法。

此外,还有一些线索有助于寻找价值观假设:

① 对方的背景立场:日本右翼自然而然要篡改历史,美化侵略;

② 判断可能发生的结果,循果求因:地产商为了成功给自己洗白,会默默抛出房价推手是“丈母娘”的假设,掩盖商业炒作这一真正罪魁;

③ 总结类似的社会辩论,发现同类的价值观假设:支持计划生育或者放开二胎,都有成熟的论证体系;

④ 换位思考,采取与作者相同或相反的立场,看看那些价值观假设对整个论证过程是否重要;

⑤ 总结一些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快速识别对方的潜在看法。

需要说明一下,任何价值观都需要一定的正当理由,也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批判性思考既要注意假设的合理性,还需要结合情景来分析假设的科学性。

(3) 寻找描述性假设以及一些可行的线索

如果说价值观假设表明了对方的一种期望,那么描述性假设则反映了对世界和社会本质从古至今的看法。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① 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的逻辑断层:即使理由成立,要想得出结论,还需要哪些观点成立才行;

② 寻找潜在的支撑理由的看法;

③ 换位思考:站在与对方一致或相反的立场,寻找其潜在逻辑;

④ 思考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方法,能更好地替代理由所论证的好处;

⑤ 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不能成为假设。

本章以较大篇幅介绍寻找假设的线索和技巧,其实最大的启示就是,在自己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明显地展示自己的潜在假设,把逻辑推理过程完整再现,方便受众全面、深入了解你的逻辑线条。

(4) 推理中的主要谬误

所谓谬误(fallacies),就是作者在推理过程中,有意识使用的一些逻辑技巧,用以增强其说服力,促使我们接受其结论。看穿谬误,才能不被忽悠。

从理论上来讲,谬误主要有三种类型:① 需要反科学或明显错误的假设来支持:“信法轮,得永生(假设:人可以长生不老)”。② 混淆视听,把与结论无关的信息与结论强行联系:“我觉得张艺谋特拽,所以我不看他的电影”。③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但证据是以结论成立为前提的:“她能入职肯定是被潜规则了,因为潜规则无处不在”。以上三种类型只是一种概括,为了方便理解,作者同样列举了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一大波谬误来袭,小心被戳中:

人身攻击谬误:不解释原因,不反驳对方的理由,而是直接人身攻击或侮辱对方。

滑坡推理谬误:如果某事情发生,那么与之相关(即使没有因果联系)的很多事情也会发生。

苛求完美谬误:如果某种措施不能彻底解决一个问题,那么这种方法就不可取。

移花接木谬误:也就是偷换概念,利用词语的歧义,瞒天过海。

诉诸公众谬误:主观假设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诉诸假权威谬误:过分夸大权威人士的全能性,利用A领域的专家来确证B领域的观点。

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有意识操控听众的感情(代替理性论证)来增加认同,减少说服难度。

砍稻草人谬误:故意曲解对方的观点,制造并批判对方并不支持的观点。

两难困境谬误:故意制造逻辑上的两难境地,不管现实的可能性。

乱贴标签谬误:如果能发明一个名词来命名,约等于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个事件。

光环效应谬误:通过积极词汇,促使听众将论证与积极情感产生联系,降低心理防御,增加接受结论的概率。

转移话题谬误:提出一个逻辑上不相关的话题,偷梁换柱,转移对话的焦点。

循环论证谬误:把论点/题转换表述方式,作为论证的理由再次登场。


四、检验证据

(1) 证据的可靠性

检验证据部分,包括了“证据的可信度多大”(第七、第八章),“有没有替代性原因”(第九章),“数据有没有欺骗性?”(第十章),“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第十一章)。

论据是一个完整的论证结构中重要的一环,论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某一论点/题的认同程度。第七、第八章,主要介绍不同来源的证据,以及用批判性思维来检视证据的效力的方法,判定某一论题的可信程度。

证据是指“对方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者捍卫某一事实断言(包括1、描述性结论,2、用来证实结论的理由以及3、描述性的假设)的可靠性”。

每天,我们都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汹涌而来,真假难辨。通常人们会认为,支持某一观点的证据越多,这个观点的真实性越强,但是,有很多观点,总是缺少足够的证据来证实或者证伪。“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如何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是批判思维必须面对的问题。

1、事实断言可靠吗

事实断言就是我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观点(比如,俯卧撑能够锻炼肌肉),需要一定的证据来证实,可靠与否,要看证据的效力(说服力)如何。不同的证据有不同的来源。作者总结了8种常见证据的可靠性。

2、直觉作为证据可靠吗

直觉,就是我们在给出证据时,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却不能用语言说出理由,简言之,“第六感”“我相信真是真的”“我的感觉是”……

虽然我们相信经过长期的练习,在体育领域有所谓的运动直觉,但在风险决策时,还是要考虑在直觉之外,寻找其他来源的证据作为佐证,避免主观失误。

3、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

个人经历,即根据自身(或少数人)既往的记忆和认知水平,推论整体,为当前的事实断言提供证据。举个例子“以我的经验,开车不系安全带也没问题”。这样的证据,即使结论对了,整个推理过程仍存在“以偏概全”的风险,往往不全面。此外,记忆错构,人生经验的有限性,都大大降低了个人经历作为证据的可靠性。

4、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

典型案例,就是通过对某个或者某几个另类事件进行描述,以此为证据支持结论。举个例子,“近期朝阳区群众举报了多起涉毒案件,说明朝阳区群众比海淀区群众更有侦查能力”。

典型案例与个人经历的问题都在于以偏概全,不够全面。从统计学角度来讲,特例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对大多数人而言,大样本的统计数据更反映实际情况。天才是不可复制的。面对典型案例类的证据,试着找出反面案例,是个不错的破解办法。

5、当事人证词作为证据可靠吗

当事人证词,也就是对某一事物或者事件有亲身经历的人群给出的经验之谈,经常为广告、商业宣传所利用。比如书籍的推荐语,瘦身广告的现身说法等等。

此类证据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可能作假。需要结合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个人兴趣、价值观、利益立场等等)。再者需要考虑当事人的心理因素:比如选择性坦白(真话不全说)、个人利益相关(三鹿奶粉的众多代言人)、个体差异性(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影评)以及外貌(有些人可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6、专家意见可靠吗

信息社会,专家的建议是我们的生存指南,为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但是专家也是人,有自己的个人需求、价值预设、普遍信念、意识形态等等,也可能犯错,其知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举个例子,爱迪生曾经说过“交流电没有市场”,就是一种明显的误判。

专家意见的最大问题,就是盲从或者过度膨胀。现今全球变暖是气候专家的议题,但在上世纪50年代,气候专家最担心的是全球变冷。

面对专家意见,最好能分析下专家作为个人的背景信息,反思“为什么要相信这个权威?”。

7、引用套引用的问题

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接收和传送成本近乎于零。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互相引用,作为证据,证明结论。大量的信息或者知识被创造出来,但是少有人回答“专家的断言到底有多大可信程度?”这个问题。

如果对方举出的证据是“某专家说”“一项研究认为”,此时,需要举证方给出更多的原始证据。

对个人的启示1:不要担心批判性的读者,读者的质疑是完善证据链的动力。

8、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也是科学研究和日常推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需要注意“以偏概全”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者在观察之前,没有特定的心理期待和价值偏见,这样观察到的的现象才是最为真实、还原的。

9、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研究报告是基于大量的观察资料,可重复验证并且可信度较高的一类证据。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较为有力的武器,因为科学的研究报告,在所有的证据中,权重较高。

研究报告主要的特点是:对外公开,可重复验证;能够人为操控,具有一定的外部适用性;具有精确的概念定义。研究结果能采用吗?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

① 研究质量的高低:核心期刊上刊载的研究要比科普读物上的研究更精确;提供细节的研究更可靠;

② 研究成果之间常常会互相矛盾:杀虫剂DDT最早发明时,被认为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的;

③ 研究结果可以有多种解释,也可以证明多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准确地说应该是“研究者认为其研究结果表明了……”;

④ 研究人员也有心理期待、主观预判和现实需求:转基因的科研人员,可能隐瞒一些不利于项目申请的数据;

⑤ 引用者可能歪曲或者简化结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奋斗自勉》,毛泽东,1917),“奋”字悄悄地没有了;

⑥ 研究结论具有时效性:冥王星被开除出“九大行星”;

⑦ 基于假设情境的科研未必能够揭示现实情况:用巧克力模拟人们的进食情况,不一定能代表人群的实际卡路里摄入;

⑧ 研究人员的个人利益背景:全球变暖的科研定论,由多位政府资助的科学家提出,或许是发达国家政府的授意。

10、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吗?

通过样本估计总体,需要保证样本数量、覆盖范围和随机抽取原则,才能保证其可靠性:

① 抽样数量要合适:针对全国性的大范围调查,至少要保证2000~3000的样本量;

② 抽样范围要有多样性:调查消费水平,不能只关注高收入群体;

③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随机性能够减少抽样偏差;

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样本的研究结果很有可能会过度概括总体的情况。

11、调查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

调查和问卷作为调查手段,也有不小的软肋,主要包括:① 作答不认真;② 调查问题设置不合理,表述不清楚:“你觉得年轻人(歧义:80后还是90后?)的性格特点有哪些?”③ 调查问题导致的措辞偏见和语境偏见:“你如何看待问题青少年的再教育培训?”

12、类比作为证据可靠吗

类比,就是用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不熟悉的事物,潜在的假设是“两样东西如果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有相似之处”。类比作为证据,也有质量高低之分。也有可能出现错误类比的谬误。

对个人的启示2:尽可能多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一方面调查研究者的个人背景;另一方面,接触最原始的证据,逐条分析对照,审查验证。

(2) 证据的可代替性

第七、第八章中,作者从证据来源来分析对方的证据是否可靠。在第九章中,作者从证据的可替代性来分析对方证据是否可靠。某一证据的替代性越强,其可信度就越弱。

1、有果必有因: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链条之中,对于同样的结果,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所谓替代性原因,就是指一个合情合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2、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推理:“我的男朋友已经24小时没有联系我了,他肯定是生我的气了”,替代原因:他的手机掉水里了……;

3、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我们找到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真正导致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需要警惕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不要过分强调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非充分理由的作用。

那么,如何筛选出真正的原因呢,作者给出了以下几点说明。

1、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在寻找证据时,容易错误地把原因和结果混同研究,或者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2、 “在此之后”≠“因为这个”:仅仅是因为A在B之后,我们就认为B是A引起的(这就犯了事后归因缪误)。但是我们要知道时间上的相继性≠逻辑上的因果性。

3、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有时,为了简化思考,缩短动脑思考的过程,我们倾向于对所发生的事件给出一个方便的解释。但是众多情况下,每个问题的解释不止有一个。

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受到内外因共同的作用影响。一种常见的偏见是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说,我们在解释对方的行为时,往往会高估个人的主观性,而忽略了环境的影响。例如,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表明,即使善与恶这样近乎本质的道德,也会因情景产生巨大的转变。因此,解释问题时,最好能把整个事件的利益相关方都考虑入内,这样才能找到真正较为合理的原因。

4、哪个原因更合理:在比较可能的替代原因时,有一些标准可以作为参考,较好的原因有以下特点:① 逻辑上的合理性;② 与现有知识体系的一致性;③ 解释或预测事件的成功率。

对个人的启示:总的来说,寻找替代性原因,一是要发掘尽可能多的原因,逐步解释认可的问题。二则是根据因果逻辑,逐步缩小潜在原因的范围,筛选出真正的原因。

(3) 数据的欺骗性

统计数据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证据。作为科学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精确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让人感觉反映了“事实”。但作为一种证据,数据也存在欺骗的可能性。

1、不明来历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数据是如何采集的?出处和来源在哪里?或许是作者主观臆造的也不一定。没有权威的出处,数据只是数字,不是证据。

2、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一般而言,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来作为平均值的一个指标,即把所有数值相加后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除了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也可以代表平均值,都反映了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是指将所有的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数值。众数是指计算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众数和中位数更符合实际感受,算术平均数更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于是在日常统计中,为了使某一类数据看起来更高或更低,常用算术平均数作为统计指标。

3、把一个结论改头换面包装成另一个结论

简言之,就是用不相关的数据证明结论,用无辜的数据为倾向的结论洗地。

4、省略数据也是欺骗

有意省略隐瞒一些数据也是常见的现象。例如常见的洗涤剂广告:“去污效果增强10%”,这个增强是与上一代产品对比,还是与纯水对比?貌似广告中都没有说。有意隐瞒一些数据,确实能够增强证据的说服力和可行程度,但是却是误导性的。

对个人的启示,总结完上述可能存在的数据作假问题,作者给出了一些贴心建议:① 尽量找出数据来源的背景信息;② 确认平均值的类型;③ 注意对方用无辜的数据为自己的观点洗地;④ 判断并寻找缺失的信息。

(4) 不完整的推理

除了利用外显的证据、统计数据修饰结论,某些作者会通过省略部分关键信息,增加说服的成功概率。在我们接受对方的结论之前,应该先考虑对方是否有意省略了一部分不利的信息。

每一个我们接收到的观点,都潜藏着说服者的心理期待,希望能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接受对方的观点之前,应该警惕对方是否省略掉了一些影响推理结论的关键信息。出现这一现象,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导致不完整推理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 受制于时间条件,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展现自己的理由;

② 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长时间的说服过程,听众可能漏掉关键信息;

③ 持论者的认识水平有限,很难完全接近真理;

④ 持论者和听众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他们的推理会受到不同假设的引导,而这些假设完全不同;

⑤ 持论者有意为之,故意蒙骗听众。

(5) 信息的缺失

1、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

作者总结了一些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包括:① 缺少相应的反驳论证:为什么没有列举反对的观点?②概念的定义不完整。③ 价值观或者评判视角不全面:为什么没有列举受害者的证词?④ 推理的程序细节:数据从哪个样本得出?调查问卷的题目如何设置?⑤ 遗漏的数据图表:为什么只选取了高收入群体的家庭收入数据?⑥ 有意省略掉的结果:这样政策的长期效果是什么?以上几点概括了省略关键信息的常见类型,也为我们寻找和补充重要省略信息提供了方向。总之,在接受对方的宣传之前,应该好好想想“他的演说有没有遗漏什么信息?”

2、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还有一种常见的省略类型,就是省略某一事件或者举措的潜在负面效果。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烟草广告,最早的烟草广告,并没有标注“吸烟有害健康”这一提醒,隐瞒可能的负面效果。包括现在沸沸扬扬的转基因食品,专家一直声称无害,或许也掩盖了“小白鼠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罹患癌症风险增加”的负面效果。

3、对个人的启示

事实上,不完善的推理和信息缺失,都是信息沟通中的常见现象。作者的建议是找到足够的、被省略的信息之前,先不要形成任何预判。此外,多征求周围人的意见,特别是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左的人,闻过则喜,他们的批判都在为你指明信息漏洞。虚心受教,用心补全。


五、各种假设和多种结论

先前的十一章中,作者逐一梳理逻辑论证的过程,整体的框架可以归结为“针对论点、针对论据、针对论证”三大板块。在行文上,作者按照“了解论点、剖析论证、检验证据”的顺序,探讨了各种外显的证据,以及被省略的潜在信息,对结论的可信程度的影响。系统破解批判性思维的密码。作者在此继续探讨,即使各种证据具备,就能自然而然得到合理的结论?事实上,从一套理由和证据中,能够推断出多个备选结论,而且都满足因果关系,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在众多的备选结论中,寻找最合乎情理的结论。

1、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

从理由推论结论,需要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但是人的认知模式千差万别,同样的理由,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举个例子,中央大力反腐,作为局外人,人民群众喜大普奔,但作为问题官员,可能认为这是断己活路。假设不同,结论也千差万别。

2、二分式思维方法

在多数问题上,很难通过简单的“是”或者“非”来回答。二分法没有考虑问题存在的边界条件,试图用僵化固定的方式,来解读变化的世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考虑“这取决于……”。在“是”与“否”之间,还存在多种过渡性答案。记住,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多样的色彩。面对相同的理由,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假设,多思考“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为什么”等问题来提供限制语境,罗列多个结论,寻找和筛选更适合的结论。

3、寻找最合乎情理的结论

① 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也就是说,通过创造条件句(如果……),提出特有的假设,进而得出特定假设下的特定结论。举个例子,“如果夫妻双方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的差异”那么,离婚的人数或许会下降很多。

②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除了根据多样的假设,得出多样的结论,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出更多的结论。将一个二分式思维的封闭式问题,变为一个开放式问题。寻找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让论证得出更多的结论。

让思维更加灵活:为了寻找多个结论,我们还可以依靠周围人,求助于师长,与同伴探讨,集思广益。而且,往往权威的意见更能推翻或支持某一类结论。所以,更多的结论,能提供我们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寻找最科学最贴切的真理。

行文至止,作者传授的批判性思维告一段落。但是有关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和掌握,才刚刚开始。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虽然耗费了大量的认知资源,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都大有裨益。但是到目前为止,能够熟练掌握并且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人,总是少数,能够不断修炼自己批判性思维,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与诸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