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制茶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蒸而不捣者为散茶,捣而不拍者为末茶。
采
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意思是留给子孙满筐黄金,不如教其熟读一种经书。
籝,是一种采茶人背着采茶叶用的竹器,又称为笼或莒,容积大小分为五升、一斗、两斗、三斗。
蒸
宋代,人们制茶时更加重视蒸茶。在蒸茶的时候,宋人把清洗过的茶叶嫩芽放入甑中,用大火煮沸水,芽叶蒸制既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色赤而不胶”。
蒸茶时用到器具主要有灶,釜,甑,箪,篾。
制茶之灶使用无突之灶,不要带有烟囱,这样能使火力集中于锅底。
和无突之灶组合的锅口外翻且有唇边的釜。釜,古时的炊具口径小,是锅的前身,汉字“釜”表示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
脐是釜浇铸时形成的收口,脐长,又在正中间的釜,导热快,水从中间热起来,煮茶时茶末容易形成,口味更加香醇。
甑,古时蒸煮炊具,和今天的蒸锅类似,用木头或陶土制成,在使用中用泥把甑与釜连接的部位封上。这样做是为了尽量多地利用锅釜底部的热量。
箪,古代盛食的圆竹器,放在甑中
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蒸茶的时候,竹篾系在箪子上,以便取放竹箪,把茶叶放在竹箪上面,箪置于甑内,甑置于釜中,蒸好后就从竹箪上倒出来
捣
杵臼,又叫碓,用于捣茶的杵臼是最好的。杵臼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在新石器时代便出现了这种器具。它最初用于捣杵粮食,后来用途越来越广泛,种类名称也越来越多,有研钵、乳钵、擂钵。在民间,它的类型有舂米桶、捣药罐、蒜臼子。
拍
“规”“承”“檐”是唐代制茶第四道工序“拍茶”中所用到的几种物品。蒸熟的茶菁在没有凉却之前,要赶紧放到杵臼中捣烂。把茶菁捣成茶泥状后,就要倒入“规”中,然后加以重力拍击,使之成一定形状,此道程序谓之“拍茶”。
茶模的下面要放檐布,这种布褶纹很细,表面非常光滑。它的作用是在茶泥被击打坚实紧密并完全凝固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拉起檐布取出团茶,然后拿去晾晒。
晾晒时使用的器具叫做芘莉,芘莉,竹制的盘子类器具又称篣筤属于筛子的一种。筛子这种器具和中国传统的茶、酒联系都非常密切,晾晒茶饼的时候要用芘莉,喝酒的时候也会“筛”一下再饮用。
培
经过蒸、捣并放入模具中成型的团茶,虽经晾晒,但其水分并未全干,易霉变,因此需要焙干后存藏。在烘焙之前,需要将晾干的团茶用棨钻出孔眼,再用竹制的扑把它们穿起来,以便放入烘干设备上焙干。
最古老的烘干设备使用的是焙和棚,随后才出现了专用于烘干的焙茶坞、焙茶窟、焙笼、茶焙等器具。
棨,又称锥刀
扑,穿茶饼用的绳索或竹条
贯,焙茶时贯穿茶饼的长竹条
焙,地上挖深两尺,宽两尺五寸,长一丈的坑
棚,又称栈,木制而成的架子,放在焙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高,烘焙茶饼用。茶半干时,升到棚的下层;全干后,升到棚的上层。
穿
为了便于称量和运输售卖,在焙茶至干燥之后,要用穿把茶饼按照一定的重量串起来。
穿,既代表了工序和工具,也是衡量茶饼重量的单位。通常使用竹篾或树皮细条做成。
封
古时候的存藏条件非常有限,为了能够创造一些干燥的条件来储存物品,常常会建造煴阁。育与煴阁相似是专门用来存放烘干茶叶的,大小可作一间储藏室,密封性上,要求比煴阁要高很多。
育是一种保存成品茶的竹制器具,有防潮、烘干功能。在潮湿的季节焙茶时,人们把“育”放在木板架上,然后把茶置于中层的隔板上,隔板下面有贮火的器具,器具里面是带火星的糠灰,用微热驱散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