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事情是客观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因事而起的负面情绪,却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二次伤害,如何避免?
一、从信念到情绪
心理学里有关于情绪的理论,叫做「ABC理论」,它认为,使我们产生情绪的,并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我们对外界事件的解读。
例如,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你的工作出了点幺蛾子,而你的头头却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场合场合对你破头大骂,你……
脾气火爆的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当中互掐;脾气好一点的虽然选择隐而不发,但事后内心憋屈,既自责无能,又愤恨老板无情……这两种人虽然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他们都遭受了负面情绪带来的二次伤害。
还有一种人,他们从来不会生气。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是我错了,那错的是我,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如果我没错,他错了,那损失的是他又不是我,我有什么好生气的。
是这种人更能忍吗?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是因为他们真不把这当一回事,不值得生气。
这就涉及到两种不同的信念,前者相信自己感知的世界,并据此作出反馈,如一面镜子,外界在变,镜子里因而气象万千;后者选择自己相信的事物,如是一轮天上月,世界再变,也有恒定的阴晴圆缺。
二、用信仰撑起信念
我们对外界一切刺激的反应,都源自我们对这个刺激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这种解读方式,让它更平和,更合理,从而消解我们产生的不良反应。从『别人批评我』,调整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正我没有损失』
然而这样的解读方式并不是轻易习得的,稍不留意我们又轻易掉入旧有的认知模式中。此时,倘若内心有一个关于爱的信仰,那么这个信念的达成,就容易多了。这个信仰是什么呢?借用《孟子》的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
爱人是因,被爱是果。然而现实生活中多少人颠倒了因果。在付出自己的爱之前,总会先权衡别人是否爱我,是否尊重我信任我关照我,而后再决定是否付出或保留,正因为别人爱我,我才会爱别人。这种逻辑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以德报德,而是它的反面——以怨报怨,以牙还牙,最后把自己卷入情绪的深渊中;但是在另一群人眼里,爱是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为世人共适。即使别人不爱你甚至伤害了你,你还是选择爱他们,于是在你的身上,就会形成一个积极的能量场,爱会循环,善会生根。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在人际交往和公众场合里,爱意能驱散自卑、恐惧、埋怨、憎恨、抑郁……比如在几百人的礼堂里,作为主讲的你想象着自己是带着爱意来帮助别人的,是否不再那么紧张和怯场?当你和上司有冲突时,回想起你也曾带着爱意去批评指责下属,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你的眼神是否能多一份柔和?
爱,是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是我们修行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