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先来想想,我们熟悉的‘盲人’是什么样的呢?一根竹杖,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摸索着前进是吧?嗯,因为看不见周围的环境嘛,所以需要用到竹杖。由此呢,我们所理解熟悉的‘盲人’,是指那些‘看不见’周围环境的人和事,可对?
既然说到了,‘我们可能都是盲人’,那就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个论断的立足点在哪里。
如同最开始提到的,‘看不见周围环境的人和事’,我们理解为盲人。那么,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过以下场景呢——
清洁阿姨刚刚打扫干净过道,你的垃圾随手一扔,或者沾了泥的鞋直接踏上去,她们就又要再打扫一次了;教室里明明贴着‘请自觉帮老师擦黑板’,而事实上,老师好多次都是自己擦的黑板;教室里也写着,‘请自觉将垃圾带走’,可事实上人一走,垃圾满地;垃圾桶旁边明明写着,‘请将垃圾放进垃圾桶里’,事实上垃圾桶周围都是垃圾,而垃圾桶其实并没有满;雕塑前明明写着‘禁止触摸,禁止拍照’,却围了一大群人咔咔拍照,不少人还靠着雕塑来个动作;明明写着‘请勿吸烟’,已经有人提示了,可是依然我行我素,这个人还是个老师;明明写着自觉排队,事实上一列成了好几列,先来后到的规则也直接被忽视了……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看完以上的列举,不知道你作何感想呢?有意思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全部是我亲眼所见的,不少场景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不是?
至此,我相信你能够理解,其实‘盲人’还真不少是吧?原来的盲人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所以看不见,成了盲人。而现在的很多‘盲人’其实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规则之心’淡漠,‘理解之心’淡漠,‘关怀之心’淡漠,喜欢随心所欲,走到最后,发现‘心没了’,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视而不见’,所以就是盲人咯,可对?
自然,‘心不在焉’还有一层意思,上面说的是‘真不在了’,下面一层意思,是‘假不在了’。怎么理解呢?
禅宗有句经典论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两个徒弟各写一偈,师傅喜欢的另外一偈,但窃以为,这一套其实适合大多数人。
‘心如明镜台’,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自心而观外,本来,如果能够保持‘明镜台’的初状,我们可以很清醒理智的看待周围世界的人事景,领略他们的美好,可是因为‘尘埃’光临了‘明镜台’,原本的光洁亮丽,变得模糊失真,透过不干净的窗户看外面的东西,自然觉得脏,而如果‘尘埃’太多,那就完全看不见窗外的景象了。如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可怜的我们又成了‘盲人’。
至此,我们发现,导致我们成为‘盲人’的原因,是因为‘心不在焉’,无论是客观丢失,还是因为‘尘埃’使之蒙蔽,结果无差罢了。当然,如果退一步而言,本质上是‘尘埃’导致了‘心不在’,两者统一。那么,我们有没有途径恢复正常了?自然是有的。
再看那句偈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是要问,‘时时勤拂拭’是怎么个‘拂试’法呢?
昨天在为离校做准备,整理了衣柜,书柜,晚上洗澡洗衣服,这个过程中,看着越来越整齐干净的衣柜和书柜,越来越整齐干净的衣服和自己,内心是喜悦的。
晚上看见一凡主编发文分享骑行的一些感悟,‘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爱与感激时,他全部的所想,只是好好的活着,为着梦想与美好的绽放而好好的活着。’凑上前去评论了一句,‘心怀感恩与善意才有机会体察更多的美好。远足,骑行,也是另一种朝圣路。’
我想,聪明如你,至此我应该无需说太多你应该已经明白如何‘拂试’‘明镜台’上的‘尘埃’了吧,如此去做,‘心不在焉’就可以避免,‘视而不见’也就可以避免,我们,就逐渐从‘盲人’回归常人了。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百日筑基第五十八天,诸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