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深心爱写诗,竟为何?我不懂诗,有幸阅读名家品诗,有幸读诗从杜甫开始。
何谓好诗,大凡能令意象逼真、栩栩欲动、玲珑透彻、一层不隔,就是有神韵的好诗。
如:
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宋)梅尧臣《赠杜挺之》
梅诗向来讲究平淡,平淡出真,平淡出美。这许是与他的生活,性格,以及生活的环境相关,无可厚非。可平淡的道理全用理论表达,究竟什么才是“平淡的诗境”?很抽象,读者无法勾勒一幅具体固定的心像。
而看李白这首《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用这样的诗句赞美韦良宰平淡自然的诗境,用出水芙蓉象征,使“天然的诗境”这种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固定的图画。用出水的芙蓉代表清丽绝尘,出俗独立的文章风格。那种不加雕饰、天生丽质的风貌,就像亭亭玉立在读者面前。
一首优美的诗给人的印象,绝不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而往往是一幅照明动人,似乎令人可以触及的真人真物。杜甫绝对是运用此方法的绝对高手。我们来看几首诗的比较: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杜甫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为稳。——陈后山
哪句诗更让人看到了一幅画呢?同是表达久别,喜归,杜甫选择了夜阑秉烛的画面,因久别而话长,因话长而秉烛,秉烛相对,光影摇曳,又疑是梦,这种又喜又悲,似幻,似真,似梦的描绘,把伉俪间絮絮不睡的至情呈现在读者眼前。晏小山模仿杜诗,同杜诗一样富有动态,“银釭”一词甚至比“烛”更有明亮的色彩,多了一份犹恐入梦的难舍,也不难体味温软的画面。陈诗“忽忽心未稳”,也是写心魂不定,却比杜诗抽象多了。如何心未稳,在想什么?什么时候?没有画面的诗句不能引导读者进入切身实感的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