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城市文明,除了既定的标准和定义,留给人们的更多是标签和想象,城市文明离不开文化的沉积,其最终还是要在人的精神层面予以呈现。文明是一种状态,文化是一种形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会固化成具有一定区别于其它的特色风俗。从客观上来讲,城市文明无法做到整齐划一,而一定是各具特色。而如果其背后没有文化作为支撑,一定形成不了文明。
今天,我们想象一个城市的文明,脑海中的概念还是会以其人文、地理展开遐想。当下,一个整洁有序的的大环境成为了我们评价一个城市文明的先决基础。然而城市文明背后是一座城市中由一定人群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市井文化、政界文化、商界文化、学界文化作为根基,以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为支持,综合展现给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
在没有一种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文明无从谈起,一个群体要共同去遵守一个规则,必先达成文化上的认同,城市文明建设的根要从文化上抓起。这里谈到的文化并非知识层面上的文化,因而简单的说教意义不大,或者说毫无意义。也许这里有群体中的生存之争、利益博弈,平衡会带来最终的和谐之美。进而,大多数的文化认同取向,就形成了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即一种文明的状态,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城市的主流文化呈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的主流状态。当多元文化形成时,文明或许可以说成是一种开放的状态。然而,这一切都基于文化这种形态的存在。
我们常常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群人冠以标签,正是因为他们在行为方式、性格、情感、生活习俗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特征。这就是一种文化印记。我们国家,由于地区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的文化在其城市的发展中会以不同的形式予以体现。一次在某市的培训,开班之前的集体照,主办方为了节约时间,提前的站位安排,摄影师在调整站位时,为了拍摄效果而坚持做出的调整,这些细节体现了一种较真的文化。办学的部教结合,资源的有效盘活,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无不显示出一种精明的文化。授课老师的着装风格、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性格特征既有生活区域的共性特征,又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特点等等而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仔细观察,十分有趣。然而我要说的是他们所有的共性特征:努力、进取、务实。可能这就是我看到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我看到的这个城市的文明状态吧。
于我自己,向所认同的文化去趋同,在生活中以一种状态去呈现,成为城市中的一份子。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