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风光出行。彼时前呼后拥,盛况空前。当时在不同的地点有两个人说了两句不同的话,分别为:
”大丈夫当如此也。“
”彼可取而代之也。“
前一位是汉高祖刘邦,后一位是大英雄项羽。
我相信在当时的情况肯定还会有其他不同的声音。比如:”这个人真威风,我不如他。“”这个人那么厉害,我肯定做不到。“这些人的区别是,刘邦和项羽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另外的声音则淹没在滚滚历史洪流之中。
在我们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中,兔子认为自己天生就有大长腿的优势,就算不努力也能跑赢乌龟。而与之相反,乌龟则认为,虽然我跑的慢,但是努力也会跑赢兔子的。
就像马云说的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固定不变的,而与之相反,则有人认为,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提高的。
美国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把这两种思维模式成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那么这两种思维模式在生活中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如果渴望达成某个目标,会加倍努力,如果努力不够,会让他们则是无法原谅的事情。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害怕努力,他们认为那是有缺陷和不足才需要做的事,而他们一旦努力,失败就再也找不到借口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面对别人的失败,会说:“如果是我,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殊不知,别人在努力的过程已经让自己经历了成长。但是,假如真需要他特别努力达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往往踌躇不前,缺乏勇气。
有一次,陪两个侄女玩拼接游戏,他们开始挺感兴趣,也对出了好看的花样,我口头表扬了两句,又在网上找来了不同的图片,希望给她们启发,能够对出其他不同的图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们仍然对以前的图案,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尝试其他的,两个人喏喏的回答:“我们怕对不出来。”
我这才惊觉,两个人已经有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害怕努力。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让自己有进步成长的事情,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选择让自己看起来成功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在对医学预科生追踪研究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对化学很感兴趣。但是,化学并不是一门容易的学科,一个学期下来,成绩普遍不不高。其中一部分则丧失了兴趣,不愿意再学习这们功课。而另一部分,则觉得人生遇到了挑战,这让他们充满激情,在攻克难题的同时体会到了挑战的乐趣。那部分放弃的学生,因为结果的不理想,使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失败者,选择放弃。而坚持的那部分,同样成绩不理想,但是他们感受到了进步,所以选择了坚持。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固定型思维模式则认为成功是因为自身的聪明才智。
汤姆·沃尔夫在《太空英雄》中,就让人物表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一大批飞行员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成为了优秀的飞行员, 于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聪明才智,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但是男主角查克·叶格则不这么认为,他说:“没有什么天生的飞行员。不管我有没有才能和天赋,成为一名成熟的飞行员都应该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一生的学习……最好的飞行员比其他人飞行的时间要多的多,这才是他成为最棒飞行员的原因。”
在这里,查克·叶格就表现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的飞行是努力训练的结果。而其他人却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智慧。
成长型思维模式面对失败,认为是一次成长的过程。固定型思维模式,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吉姆·马歇尔是一名橄榄球队的防守员,在一次比赛中,他因为失误,跑错了方向,在全国观众面前,为对手赢得了一分。这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和他人谈话,和那些勇于承认错误的人谈话,他想:“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就去把它改正过来。我意识到我可以做出选择,我可以坐在我的痛苦里,我也可以做点什么。”
最终,他振作起来,成为了优秀的自己。
而与之相反,卢瓦索是一个被失败打败的人,他为失败丢掉了性命。
卢瓦索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厨师,他的餐厅被《米其林指南》评为最高级别三级。但是被《高勒米罗美食指南》扣掉了两分,他最终承受不了这份失败,选择了自杀。
对于卢瓦来说,这次失败,让他风光不再,是一个失败者。
不同的思维模式,面对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和感受。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每个人都乐意做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对成长型思维模式却有误解。
误解一:认为自身的优点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同事小丁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说话风趣幽默,受到同事们的喜爱。为此,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但是,最近遇到的一些事,却让他对自己产生了疑问。
公司对一个项目进行竞标,于是委派小丁带领一个团队和另外一个团队制定标书和整体竞标流程的计划。,最后从两个团队则有录取。小丁自信满满,认为凭自己的好人缘,一定可以竞争过对方。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大家投票表决,最终选择了另外一个团队的方案。
为此,小丁受到巨大的打击,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自己真的拥有好人缘吗?大家真的喜欢他吗?为什么不支持他呢?
这里,小丁就陷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怪圈。他是拥有好人缘,大家也确实喜欢他。但是,在方案的选择上,大家选择了获胜可能较大的一个。小丁应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看待自己的失败,从中总结自己的失败,学习对方方案是思路。而不是,用失败来怀疑自己。
误解二: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别人努力。
因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的是努力本身的意义。所以有人认为它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只要去夸奖孩子努力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却陷入了思维怪圈。
努力,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努力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讲究策略。
我们希望孩子感受努力过后成功带来的喜悦,但是我们也应该让他明白,当自己努力的方向错误时,要尝试听取他人的意见,适时改变策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和毅力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适合的。
二、努力需要真正的付出,夸奖不存在的努力只会滋生孩子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孩子粗心大意,学习马马虎虎,最终测验成绩单上的分数并不理想。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提出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夸奖孩子努力。我们的夸奖,要基于孩子确实努力本身。夸奖努力本身,也要把努力的结果关联。
误解三: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他可以做任何事。
有人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事。”但是,这样的话语,就等同于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孩子。让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达成目标,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我们相信孩子可以做任何事,是要我们相信他有成长的潜力,帮助他们获得资源和技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第一步,接受自己固定型思维模式,承认它的出现,接受它的危害。
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固定拥有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的。我们可能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但是,在面对另一件事情时,就会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坦然面对它的出现,接受它带来的负面效果。
第二步,仔细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找到触发他出现的原因。
我们刚才说,一件事情的出现,可能会触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确定是什么样的事情触发它的出现。是我们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一次艰难的选择,一次失败,还是踏出舒适区时。我们找到它出现的契机,想象它出现时对你说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第三步,为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命名,
一个感觉婚姻无望的女人为她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取名“甜心老爹”。每当她看到丈夫在打游戏也不愿意帮忙干家务,她怒火高涨时,她就知道“甜心老爹”又出现了。想一下这个场景,把固定型思维模式看成一个个体,把它命名,我们的害怕,担忧,失望、愤怒、都是因为它的出现才来临的。
第四步,教育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教育它,让它和你一起j经历这段成长之旅。
我们知道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的诱因,明白它会带来哪些危害,知道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且为它取了一个名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对它进行教育。
我们知道,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我们而存在的。当你踏出舒适区时它会出现,当你经受挫折时它会出现,当你面临失败时它会出现。不同的是,它的出现不能帮助我们成长。那就邀请它一起来成长吧。
当你踏出舒适区时,它会说:“不要了吧,这样多好啊,踏出去太累了。”你要告诉它:“我知道这样子你会感觉不舒服,但是不要怕,我们勇敢地尝试一次吧,成功以后的喜悦我们一起分享,失败了我们一起吸取教训,也会增长经验啊。”
当你面对失败时,它会说:“看吧,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什么事都做不好,以后还是不要再尝试了。”你要对它说:“不是的,并不是这样的,虽然失败了。但是我并不是一无所获,最起码我知道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知道了错误的原因,下次我就可以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
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让我们有安全感才出现的,但是它却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来做到这一点。我们要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新方法去教育它,它就可以支持和帮助你。让他接受挑战,不要放弃,帮助和支持它成长。或许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是它却是我们的必经旅程。
每一天,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成长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去接受它,拥抱创新和挑战,正确面对努力的结果,坦然对待成功和失败,跟随时代的步伐,实现可持续性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