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崔
上一话讲了晚唐的中兴大臣裴度,出身豪门,因为武元衡的赏识进入朝廷,在淮西战役中作为总指挥表现出色,关键正是因为他的领导,名将李愬才有机会突袭蔡州城,擒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裴度是在武元衡的引导下进入的政事堂,他善于处理矛盾、不怕担责任,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遇到宪宗,成就了元和中兴。
在宪宗之后,裴度成了救火队员,哪里的节度使不听话裴度就出现在哪里,也多亏了局势不稳定,裴度才能一直待在朝廷的中心,但也仅限于此,此后再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裴度的仕途是和另一位官场老油条李逢吉交替上升的,裴度做宰相李逢吉就下岗,李逢吉做上宰相了呢,裴度也下岗了,之所以会造成那样的局面,是因为从穆宗朝开始,在朝廷里说了算话的是太监。
宦官的权力大,受到直接影响的就是皇帝。
此时的皇帝换成了文宗,但在内宫之中出镜率最高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左右神策军的指挥官,而是作为皇帝和大臣之间纽带的王守澄,李逢吉可以在政事堂一家独大,就是王守澄扶植的结果。
开聊前,先熟悉下相关章节:
王守澄能有这么大的权力,首先应该感谢穆宗李恒,原本他就是李恒的跟班,一块玩耍的朋友。
元和十五年宪宗被杀,穆宗就是在王守澄和梁守谦的联合支持下,成为的皇帝。
当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右神策军的司令员梁守谦,他有兵权,举着刀子杀了一批竞争对手,才有了穆宗君临天下的局面,而王守澄的职位只是做过几年的监军。
宦官去地方上做监军,是唐朝的惯例。
王守澄被分配的单位在徐州,在这里他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徐州军区司令李愬,就是那个夜袭蔡州城的名将,还有一个神医,来自民间,样子长歪了,丑,但是手艺相当高,名字叫郑经。
李愬把郑经介绍给了王守澄,刚好那段时间宪宗病的厉害,御医一点办法都没有,王守澄就把郑经带回了长安。
监军也是有任期的,皇帝设计的这套轮换规则,无论对于节度使还是监军,在一个地方当官都不能太久。
从地方上回来,王守澄也不去谋求新工作了,老皇帝病入膏肓,正是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这时候不能走,要待在长安。
王守澄有一个优势,他是太子李恒的人,马球打得不错。
宪宗对于郭妃的这个儿子并不感冒,指示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支持老二李恽,结果梁守谦和王守澄发动了政变。
宪宗非正常死亡,老二李恽和吐突承璀也死于非命,在一众太监的支持下,李恒登基成了皇帝。
王守澄作为功臣,得到了枢密使这个职位。
建中四年的泾原兵变,使德宗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后他不再相信文官,把太监的地位不断调高,慢慢就有了枢密院,这个部门存在的作用是为了分散政事堂的权力。
也就是说,原本中书省的工作,慢慢转移到了枢密院,而枢密使就是枢密院的负责人。
王守澄新官上任,需要找一个人,可以在他与宰相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更好的沟通,这时候李逢吉提着大批银子出现了。
李逢吉是买通了神医郑注,才搭上的王守澄,两人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
王守澄有了李逢吉在政事堂做工作,他就可以更好的控制官场,巩固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更方便捞钱。
《人民的名义》里,侯勇演的赵处长面对豪华别墅里满屋子的钱,对反贪局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穷怕了。
这是实话吗,或许王守澄可以回答。
王守澄的职业是太监,和几乎所有的太监一样,他的童年过的也不快乐。
他的老家在河南,属于中原的核心地带,从安史之乱开始,这里就没有真正的太平过,经常有士兵暴动,老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拖家带口搬到其他地方。
战乱导致的结果就是,贫穷,过不下去,于是王守澄切掉丁丁进了宫。
在皇宫熬了几十年,现在终于取得了一点成就,曾经失去的东西当然要加倍的要回来。
王守澄失去的是什么,是尊严。
每个太监,都有点心理变态。
王守澄的表现方式,与大部分的人一样,就是喜欢钱。
听着来求他办事的那些人,点头哈腰的叫着王公公,王守澄心里无比的满足。
聪明人和明白人的区别,是聪明人只看到眼前,而明白人可以走得更远。
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敬宗被杀,还是梁守谦和王守澄出兵,打败竞争对手刘克明,辅佐敬宗的二弟李昂成为皇帝,就是唐文宗。
在文宗的登基大典后,梁守谦提出了辞职,他的说法是,年纪大了,不想干了,还是在家安享晚年比较舒服。
梁守谦手里有兵权,兵变结束他理应是第一功臣,封赏和奖励少不了,但是他拒绝了。
而王守澄却是不同的态度,既然梁守谦不要那个右神策军司令的位置,他要,他太迷恋掌控一切的那种感觉了。
王守澄很强势,自然有人看他不顺眼。
第一个想到要干掉他的,是王守澄选来做自己老大的文宗。
文宗已经成年,皇室家族的血液使文宗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拉到的第一个盟友,叫宋申锡。
宋申锡出身清白,不是豪门子弟,更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属于朝廷里少有的自由党。
文宗考察了他两年,确认没问题后,单独接见宋申锡,谋划诛杀王守澄的大计。
为了方便宋申锡招徕人手,文宗给了他宰相的位置,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宋申锡没有抱任何人的大腿,是所谓的无党派人士。
其实哪有什么无党派,这本身不也是一个党派吗,而且面对前程、面对陷害,对人事安排完全无动于衷是不可能的。
宋申锡背后也有人,那个人就是漳王李凑。
宋申锡是想干好皇帝交给他的这项差事的,找来了很多人,但也犯了历来文官造反的老毛病,找得人太多了。
在这批人里有一个叫王璠,或许是宋申锡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没有调查王璠的背景,就对他相当信任,任命王璠做上了长安市长的位置,在不久的将来兵变发生后,希望王璠利用权力,调出一批警察诛杀王守澄。
而这个王璠原本是李逢吉的关八十六子中的一员,了解宋申锡的计划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李逢吉的侄子,原关八十六子的另一位成员李仲言。
当时的李仲言投靠了郑注,而郑注又是王守澄的人。
没多久,王守澄以皇帝的名义,下令逮捕宋申锡,罪名是勾结漳王李凑,图谋皇位。
这些情况文宗都不了解,他很愤怒,感觉被人骗了,于是诛杀王守澄的第一次计划失败。
能提前获取情况,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王守澄很高兴,但也感受到了危险。
为了奖励郑注和李仲言,也为了能监视文宗,王守澄把他俩介绍给了皇帝,两人的身份一个是神医,一个是易经研究员。
易经是本天书,包罗万象,而神医一直是皇宫所欠缺的,皇帝需要经常吃神丹妙药。
把这两人推荐给皇帝,也是向文宗的一种示好。
王守澄对自己一石三鸟的计策,相当满意,只是没想到,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位大师,最后要走了自己的命。
不管郑注还是李仲言,本质上只是一个小人,他们没有裴度甚至李逢吉的才华,只有依靠在大树下才算是个人物。
文宗给他们画了一个饼,取代王守澄,成为朝廷的第一号大臣,两人立马成了文宗的心腹。
在王守澄和文宗共同的推动下,两人的官职上升的很快,王守澄对他们完全没有提防,直到一张人事任免决定放在王守澄的面前。
这是一张升职加薪的圣旨,擢升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军容观察使,也就是左右神策军名义上的老大。
这是件好事,王守澄却吓得脸都绿了。
关键原因是这个观察使,是个虚衔,没有左右神策中尉那样把军队握在手里那么实在。
果然,等工作上的事交接完毕后,王守澄等来了一杯毒酒。
王守澄直接参与了两起军事政变,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太监,是太监就有天然的缺陷,就是必须依附在皇帝的身边。
死了王守澄,还有赵守澄、钱守澄,只要宦官当权的这套制度没有改变,文宗或者说郑注、李仲言,依然不能算朝廷的第一号大臣。
于是两人策划了一场消灭所有大太监的行动,当时的两人已经在朝廷里做大,完全由能力发动一变场军事政,使整个宦官集团重新洗牌。
那么,他们成功了吗?
(未完待续)
我的订阅号:历史崔
微信公众号:lishi_c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