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我们重新认识了“希望”》(2017年5月12日专栏文章)
Step1.选摘
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长。但是这些进步不可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你无法轻易辨别的,但是你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也一定在建立,肌肉的记忆也必定在增强,这些都是每日的进步。
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短期预期过高)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修正。
Step 2.思考
在这期文章中,我惊讶地看到李老师将他过往的技能练习进行盘点,包括手指盲打键盘,学开车,画素描等等,并且特别突出细节。这让我记忆哗啦啦打开闸门,细数自己30年来自己练过的技能到底有哪些。
比如,五笔字型,楷体书法,码字,吹竹笛,电脑键盘钢琴,开车,骑自行车,简笔画,还有一些和技能打擦边球或模棱两可的习惯,比如时间开销记录,每日计划制定,反思回顾,每周拆书,快速阅读。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想让自己觉得多牛,而是借助回顾和细数的做法,唤起练习过程的细节记忆。我能想起当时第一次对着键盘打五笔的慢如蜗牛速的状态,想起练习书横竖那种无聊和笔画的笨拙状,想起小学写日记时那种憋不出句子的好笑状,想起第一次吹不响竹笛那种难受状,想起练习电脑键盘钢琴那种两手不知如何协调的痛苦状,想起坐上汽车驾驶座时那种惊恐不安状,等等。这么一想,原来我的变化还是蛮大的,在不知不觉之中,惊喜来了。它们都是用时间陪伴的结果。
在这样的回忆之后,我更加有信心在未来新技能的练习、以及向孩子传递技能这些方面。也许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持续用正确的方法,一定在某天回头看才发现变化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如何让自己保持着劲头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计数进行及时反馈。
不要觉得那种习惯次数的统计、时间累积的统计很无聊,实际上,它们扮演的角色,就是给技能长跑者的啦啦队。近些时间开始有质疑1万小时的声音。且不说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但光是这种时间长度累积可以给当事人给予鼓励,算得上是及时反馈的好方法。
另外便是关于阅读量的统计。对于小白来讲,这种方法在开始阶段起到了很好的及时反馈作用。
Step 3.行动
及时反馈要可视化的效果更好,采用纸质方式进行习惯次数记录与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