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性格在关系形成: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最初的时间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到6岁前。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是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
弗洛伊德认为,对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是妈妈,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或事情。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感:
在以往的知识体系中并没有关于性格方面的认知。只有大众的模糊说法:先天性的,受父母性格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
从心理学看来,世界的本质就是关系:而一个人在3岁前(有的理论是6岁前)与重要养育者的关系会内化到他的内心,成为一个关系模式,而性格则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外化;仔细想想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没有关系,那还谈什么性格呢?而在关系中,性格就是如何处理关系。
思:学习一个知识有模板,画画有模特,做人其实也是一样,就是在跟着父母学以及和父母相处过程中学。这点给了我启示,就是要特别重视一件事情最初的样子包括学习,要在最初找最好的老师、用最充沛的精力,留下最棒的模板。
行:关系就是命运这个说法比潜意识就是命运还要让人震撼,随后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并多关注克莱因、温尼科特、科胡特等人的客体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