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折耳猫
01
我也是佩服自己……
每次说好了减肥,准备不吃晚饭——开始节食,无奈敌不过一次次美食的诱惑,结果开始的那天始终没有到来。
每当想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说好了学画画,买了画板和颜料,想着日子还有好多,动动小心思:以后再学也行,转头又搁下了。
每次一到小长假都说要出去旅行,可是总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一次一次的旅行被推迟了好久,终究没有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
我郁闷了。
因为我也不是太忙,也不是挤不出时间,可就是为什么都没有去行动呢?
后来我想——我害怕的可能是一个开始,害怕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开始。
只是,没想到拒绝开始的同时,也拒绝了希望。
02
我在大学学的是师范专业,从大一到大三做过很多兼职,比如:饭店、发传单等等,但其实这都是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
但是我从没开过辅导班,也没有去辅导机构教过课,你是不是挺疑惑的?也许你能猜到结果。
老实说,之前我对自己是怀疑的,现在也是,怀着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并不相信自己可以教好孩子们,怕误人子弟,所以不敢尝试。
没错,你没看错。
现在想起来,这是一种特别固执的想法。
为什么?
僵固思维
如果我真的做不好,讲不好课,可以去请教别人,教我,我可以学习,但是当时却没有想到,一心怕把事情搞砸。
因此,我并不是败给了现实,而是自己僵固的思维和想象。
不愿改变
不能够接受失败,如果我去了发现自己真的教不好,我可以不做,或者人家自然就把我pass了。
但是我却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这是拒绝成长的一种表现,不愿意去接受痛苦,习惯待在舒适区,享受安逸。
一直都在逃避。
03
不过,总有逃不掉的时候……
大四这一年,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家教,辅导一个三年级小孩儿的数学,终于能做点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了。
一开始我就根据他的情况选择一些习题我们一边练习,一边讲解、归纳,同时再扩展一下题型,增加难度。
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能够处理这件事了,不自信也在逐渐地减少。
忽然觉得,总得挑战一下自己,做一点不一样的。
04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也许我并不是嫌麻烦,只是因为动力不足、热爱不足、自信不足,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样的,都会错过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05
也有例外。
去年期末的时候,我一直在准备一节关于梦想的微课,最后由于没有找到可以让我分享的群,就作罢。
前一阵加入了一个微信群,接受了一个分享读书的任务,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确实是没有分享过,但是却愿意尝试。
尝试一件新的任务:如果失败的话,那也是一次经历,即使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至少知道自己不适合做什么或者下一次再努力提升,争取成功。
随着我读书,做笔记,写讲稿,不断练习,最后读书分享的时候,我把自己想说的已经都说了,而且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收获——这就够了。
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第一次分享,第一次读书分享。
对待一项新的任务,就让我在做的过程中去找解决的办法吧,寻找就必寻见。
06
彭端淑在《为学》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学习和做事一样。
可见,一件事情只要开始做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后来呢,我给自己想了两个办法,来帮助自己抵制这种拒绝开始、想逃避的念头。
降低对自己的期待,给自己时间
我总是怕失败,所以不愿开始,可是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错的?那又如何知道什么是对的呢?
失败的次数多了,积累经验,总能发现成功的影子。
坚持学习,调动资源
觉得无助是因为我不懂求助,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实际上如果我请求的话,周围会有人愿意帮我的。
所以我要打开自己封闭的心,找到伙伴和团队,让自己变得强大,无所畏惧。
我也要相信自己,前路还是开阔的、平坦的,向前一步,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