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先后传来了两个令人震惊、令人心痛的消息:一个在市外求学的中学生和一个海外求学的大学生先后走上了绝路。
一时间议论蜂起,各种议论中大家都首先会问为什么?这两个孩子这是怎么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即使知道真相也只是徒增亲人们的悲伤和同情者的叹息。留给我们思考的应该是:以后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毕竟这对于一个家庭几乎是摧毁式的,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爆炸式的。这几天,我身边的几个中学生一说起这事,都显得惶惶不可终日。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徐凯文经过调查后说,北大有30%的新生厌学,患了“空心病”,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教师朋友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人死了,会怎么样?孩子们的答案令人震惊:有人认为,人死了,有的会上天堂,有的会去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认为,人死了,还会满血复活;还有人认为,人死了,会重新投胎,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我的教师朋友对此极为震惊,觉得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太肤浅也太可怕了!孩子们根本不理解生命,而有的家庭和学校也很少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又怎么可能珍惜每个人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
而且我还觉得,一些模糊的认识也导致了对生命的漠视,有一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我清楚地记得,这首诗留给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我最澎湃的印象就是要追求自由,而不是爱情,更不是生命,以至于上大学时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意为“自由”的英文名。可当时我对自由的理解几乎就等同于“谁也不要管我,尤其是父母”,简直是肤浅之极。
我相信这首诗当时对很多人的影响都是如此,至少这不是一首让人读后珍惜生命的诗,其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命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爱情和自由,更何况裴多斐讲的自由是反抗沙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自由。裴多菲本人就是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的,年仅26岁,这样的争取自由才值得付出生命和爱情。
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多么的刻不容缓、多么的重如泰山、又是多么的需要讲究方法。那么又该怎么进行生命教育呢?或者说该如何通过死亡的教育,让孩子珍惜生命呢?
不知道你看过《爷爷变成了幽灵》没有?你没有看过并不影响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启示,那下面就听我来讲一讲吧。
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欢爷爷,可是爷爷突然去世了。妈妈说“爷爷变成了天使”,爸爸说“爷爷变成了泥土”,可对他来说,爷爷还没有真正离开,他无法割舍对爷爷的依恋。
书中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于是艾斯本就梦见了爷爷,爷爷真的变成幽灵回来了!爷爷告诉艾斯本,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所以变成幽灵回来了。
什么事呢?爷爷和艾斯本一起回忆。爷爷回忆小时候骑自行车,年轻时和奶奶约会,初为人父时的手足无措,还有醉酒的故事和惊险的旅行等……生命无常,重要的是经历了生命的丰富过程。
艾斯本也想起好多事情:爷爷带他去游乐场、看赛车、看电影,爷爷摸他的小脸、挠他脚心、把糖藏起来,他们沉浸在愉快的往事里……
突然,爷爷想起了那件他忘记做的事,那件事就是:“我的小艾斯本,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
此刻,他俩都哭了。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但也不要太乖,要时不时地想着我,不过也不用一直想着。最后,爷爷用温和的目光把艾斯本裹住:“再见,艾斯本。”
“再见,爷爷。请代问奶奶好。”
他们郑重地做完这件事,然后,爷爷走了,一如往常平静的道别。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梦中孩子和爷爷所有的回忆,回忆中的爱和体验、成长的艰辛和快乐,那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就是自然而然的生命流淌,就是活着的意义之所在。
而平静的对待生命的离别,就不仅仅把死亡看成一个永远的告别,关键是不要留一丁点儿的遗憾,哪怕只是忘记了说一声“再见”,也要把它找回来……在我看来,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我不知道,剡溪边上的那两个孩子有没有看到过这个故事。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家长能知道这个故事,然后在明净的教室里、在温馨的枕头边、在冬日的暖阳下,在春天的花海中,把它讲给孩子们听……
如果可以 你是否愿意
和我一起 扛起那
黑暗的闸门
放孩子们去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