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个同事在家庭教育群里求助,她6岁的女儿因参加比赛没有获得名次而非常失落,该怎么办?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机会。
无论孩子是因为自己很努力参加活动没有得到名次,还是因为自己不认真失误而没有得到名次,我们在处理的时候首先都需要用同理心与孩子共情。如果孩子想哭,我们就抱着孩子让她哭一会儿,然后告诉孩子“如果妈妈在比赛中没有得到名次,心里也是很难过很失落的。”我们先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有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孩子就能够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当下一次她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她受到失落或者沮丧的情绪的影响变得更小,甚至不再沮丧不再害怕失败。
我们千万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输不起?”之类打击孩子的话语或者“没有得到名次也没关系,我们参与了就好。”之类的不顾孩子感受的话语。因为前一种话语,会加剧孩子的痛苦,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会让孩子恐惧失败,害怕比赛和竞争。很多的父母虽然不会使用前一种话语,但是却经常错误的使用了后一种话语。后一种话语,看似在引导孩子,但其实孩子的情绪并未处理好,孩子还处在沮丧中,痛苦的情绪还压抑在身体里面并未释放掉,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孩子如果在哭泣,我们千万不要制止,哭泣是很好的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我们只有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释放掉负面的情绪,才会让孩子打开心门,愿意听我们讲话。
用同理心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之后,我们需要针对孩子未能取得名次的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话语。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没有得到名次话,我们与孩子共情后,需要去肯定和赞美孩子的努力。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说“宝贝,我看到了你在这次比赛中,非常地努力,非常地认真!妈妈非常地高兴,在妈妈的眼中,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孩子!”话语中,我们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感受去肯定孩子,因为孩子越小对感受越敏感。同时,我们还需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身份,让孩子可以将行为与身份进行联系。即使孩子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也千万不要去指责这个不公平!我们只需要肯定孩子的好的行为就足够了,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对自己付责任的人!
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不认真或者失误而没有得到名次的话,我们与孩子共情后,我们不要去指责孩子的不认真或者失误。这对很多的父母是一种挑战,因为传统观念认为“知错才能改!”,所以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去找自己的错误。指责孩子的不认真或者失误,是让孩子关注过去。过去已经发生,结果不能再改变,孩子看到是错误和痛苦,情绪是负面的,这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智慧的父母会问孩子怎么做才会在下次的比赛中能够取得进步。我们可以问“宝贝,你觉得你怎么样才能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名次呢?”这种话语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未来,未来还没来,一切皆有可能。让孩子自己去找到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或者改进的方法,孩子会去找更多的方法,孩子的情绪是正面的,充满希望的,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总的来说,智慧的父母会先处理好孩子的情绪,然后从不好的事情中找到积极的一面,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把坏事变成好事,让孩子健康成长!
�� 本文系双双爸爸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果你认为对你有用,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让更多的人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