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火了。
所谓地摊经济,就是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这是一种小众但很接地气的经济模式。
由于成本低,价格便宜,地摊经济很受百姓青睐,早市夜市曾火遍大江南北,但由于其有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市貌等弊端,一度成为国家重点治理范畴,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考核内容之一。
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形势整体萎靡,6亿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元,失业人口超过4000万。中央政府带头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五月底,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这一重磅消息如一场春雨,它不但给全国经济复苏打了一剂强心针。更为百姓失业危机提供了救心丸。
在疫情席卷全球,全国经济高度萎靡的大环境下,重启地摊经济模式即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举。但显然,这是使中国快速摆脱经济危机,重新焕发经济生机和活力的最好对策。
总有人说现在钱不好挣,错过了改革开放,错过了经济搞活,错过了这,错过了那,这次红利又何尝不是一次机遇,问题是,你准备好了吗?
摆地摊一夜之间由治理对象变成政府帮扶对象,变化之突然,反转之大,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一些地区已经率先行动,一些企业和个体也闻风而动,抢占先机。
成都在放开“地摊经济”后,效果卓著。据统计,截至5月22日,全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据支付宝透露,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
就微信支付小店数据而言,截至5月31日,微信支付“小店”交易活跃度达到历史最大峰值,较1月疫情严重期间,全国小商家数增长2.36倍,交易笔数增长5.1倍,其中成都市及厦门市小商家交易笔数分别环比增长6倍和8.8倍。
当然,国家开放地摊经济并非不管不顾,使城市又回到脏乱差的时代,各地在包容地摊经济的同时,必将制定更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更规范的管理制度。而且必将出台除地摊经济外更多的搞活经济的政策。
挑战和机遇并存,每一次大危机出现必然产生大机遇,只有紧抓时代脉搏,跟上国家的步伐,才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