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概念;元认知能力--对自己思考的认知和理解。这是从理性思考的层面对自己思考、行为、反思的解释。 笑来老师是理性思维主导,思维过程都是理性逻辑推理过程,然后付诸行动。
可是,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思考、行动过程多数都是自动的本能情绪反应,较少部分是理性逻辑思考。并且基本没有反思复盘环节。如果用心里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自己都是用“本能我”在思考行动,“理智我”在事中没有调节,事后没有反思。 “本能我”是自恋、情绪化的,基于人的本能来处理事情。
如果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自己在很多事情中都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许多行为。
空余时间,明明知道要看书听课。可是一拿起手机,微博、微信一直就刷个不停。等到停下来时,看看时间,两个小时过去了。恐怕持续学习两个小时也都比较困难,看手机却能不停歇的看两小时。事后感觉很愧疚,但是第二天却又重复昨天的错误。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用自律这个词就解决的。 这问题需要自己深刻反思了。
另外“本能我”也会驱使自己做的一些别的事。这些事就像很早就种在自己心中的一颗种子,一旦有了机会就会生根发芽。 比如开始学英语。这个事如果理性分析,是不会去做的。但是自己很早就有这个心念,等到某一刻被触发,就开始行动。还是一些别的事,可能是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有的心念。一旦有了机会就会触发自己,去完成这个心念。 尽管这些事,在做的过程中,看起来也不那么令人愉悦。但是我们却可以忍受过程的枯燥、乏味甚至痛苦。
如此看来,自己一直处于“本能我”自动驾驶状态,被自恋和情绪控制。尽管,后天的教育、理性思维、逻辑训练了“理智我”,能够对“本能我”评价、调整,但是影响相当有限。否则自律不会那么难,减肥不会那么难,学习不会那么难,看书不会那么难。
一味的约束、评价“本能我”,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效果很有限。借用心理学的方法,抽离自己,从第三者角度看待自己,要看到“本能我”,接纳“本能我”。 把自己的“本能完成”、“理智我”召集一起,甚至可以吸纳别的声音,像公司看董事会一样 ,大家坐在一起各自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