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对外表可爱无害美丽的事物乐于接受。
如果大家看过「黑镜」第二季第三集,对「沃多(Waldo)」都不陌生,这个满嘴粗话、具有“教育意义”、引人发笑的无厘头蓝色小熊。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沃多原本只是一个儿童电视中的一个卡通人物,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打造出来的,然而它的影响力却是可怕的。原本只是为了提高知名度而参与补选,一开始团队之中没有人认为人们会投票给沃多,因为它毕竟不是一个真人,想穿一双鞋子都没有可能,它甚至没有腿。
可谁又能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投票给沃多,投票给这个粗言秽语、任意嘲弄别人、抒发自己心中不满愤怒的蓝色小熊,希望沃多成为地区下议院的成员,而且结果居然还不错,位列第二。
「Monroe,Lian George Tennyson」Conservative(保守党)— 19161票。
「Waldo」Independent(无党派)— 16784票。
选举结果出来后,Waldo仍然嘲弄Monroe,「五百块给扔鞋的人!」
结果,Monroe先生就被一只臭鞋狠狠地一鞋底打断了鼻梁,现场还不断的有人继续在扔。
人们真的相信扔完鞋之后真的会有五百块拿到吗?不,不会的。人们并不蠢,人们甚至明白扔完之后还要光着脚走在大马路上找商店重新再买一双新鞋子。
人们知道沃多不是真的,甚至明白Waldo只是在煽动人们情绪,挑拨人们的神经。可是大家依然选择这样子做了,甚至扔完鞋之后高举双臂放声欢呼,享受人们的呐喊。
人们从来都不蠢,可怕的是人们从来都是在装蠢。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挑动,任由我们的荷尔蒙在体内跳动,冲撞血管,甚至要冲破皮肤,我们在情绪激烈时会夸大我们的自我认知,会认为我们感觉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正好像剧中沃多的扮演者同老板之间的对话一样:
—大家都对现状不满,沃多发出了呐喊。
—沃多是只熊,蓝色的熊。
—这个世界都感到厌烦,你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那段视频火起来是有原因的
—那段视频就是丢人,我觉得丢人,
我当时发火了,我说话都不清楚。
—没关系的。
—也不搞笑,那更糟。
—沃多不是真的。
—没错,这正是最深入人心的部分。
为什么?为什么一只满嘴污言秽语、嘲弄他人的蓝色小熊说的话这么容易就被我们接受呢?为什么现实之中很多富有生活经验的人告诉我们的话却难以听进去?
我们对外表可爱美丽的人总是不自觉的就贴上一个好印象的标签。一般而言,人们对于相貌外表衣着得体的人,总是不自觉的联系起优秀的品质而加于这个个体之上。尽管我们并没有与这个个体进行深层次交往。在心理学上可以用「晕轮效应」来进行解释: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错误。
这也就导致了好多人说「这个社会就是个看脸的社会!」
你以为只有你这样吗?
不,你错了。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 — 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的情绪。
就像不认识的人第一次加微信时一样,如果头像好看而萌萌哒的话,会更引起你同他聊天的兴趣。
卡通人物可以去除人的任何不良因素
,任何人看到哆啦A梦都不会上去给它一巴掌,而是上前亲昵的一边摆出「剪刀手」的姿势,一边合影留念。
还有一部非常火的动漫「马男波杰克」,也相似的运用一个“马头人身”的卡通人物形象,让人们婉转的接受平常听见就厌烦的生活之中的哲理内容。豆瓣上三季的评分都在9分之上,而2016年的第三季更是达到了9.5分。
卡通人物形象搭配上心灵鸡汤美句,正好似电影之中主角伴随着动感的BGM登场,一个打十个,挽救世界。
搞笑无厘头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人们总爱带着各色各样的卡通头套来展现在人们面前。
像「破坏之王」中星爷饰演的何金银带着加菲猫的头套来拯救女神阿丽;「暴走大事件」的王尼玛像沃多一样的随意调侃,逗趣的言语有时冲破了廉耻的底线;咪蒙文章中的“贱人”,“low逼”,“傻逼”一类的词层出不穷,正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极度不满和愤怒的咆哮。
可另一方面,「蓝胖子—哆啦A梦」,「龙猫」,「蜡笔小新」,「波妞和宗介」等等都是我们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善良的坚持,对一种单纯而纯粹的人生观的实体化。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卡通动漫人物形象都是人创造的,背后一群又一群人的努力使得它们像人类一样“运动”,“说话”,甚至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更有影响力。
而我所担心的,并不是卡通人物背后的人,而是你我看待事物的正确辨识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