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你不止是受害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 我予
图| 网络

写在前面

说到道德绑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作为受害者的气愤经历。但其实,我们扮演过的角色不止受害者,还有旁观者乃至责任者。

比如都到了午夜,室友还在吵吵闹闹,使得我们难以入睡。我们很气愤,想制止他们。但是,若采用强制手段,高举道德大旗去制止,那我们就变成了责任者。因为在没有法规规定晚上不能吵闹的情况下,他们有吵闹的权利和自由。

道德绑架有一个共性,就是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

一、责任者

闻小姐有这样的一次动车经历:

当她拖着两个旅行箱费劲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时,她发现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正坐在她的位置上。妇女六十来岁的样子,位置是C座,在过道边上。

闻小姐很礼貌地出示自己的车票,表示这是她的位置,希望这位奶奶往旁边挪一下。旁边的位置是空的。而这位奶奶却摆摆手表示过道的位置方便她带孩子,让闻小姐往里面坐。其言行之不耐烦,让闻小姐眉头一皱。

闻小姐带着两个旅行箱很不方便,自然是希望坐自己的位置,于是拒绝了。她的坚持可能让这位奶奶感觉面子上挂不住,于是她一边挪位子,一边竟开始骂骂咧咧地数落起她来。内容无非是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懂得要尊老爱幼。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懂得要尊老爱幼?”老奶奶的这番话无异于“你知不知道你应该要让着我?”

我不明白,这样的言行跟损人利己的言行有什么分别?

要求别人牺牲个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人,我称之为责任者。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室友不经许可就使用我们的私有物品。当我们质询时,他轻飘飘地来一句:“不至于为这点小事这样吧?”

孩子胡作非为。当我们抗议时,家长还在一边帮腔:“他还是个孩子。”

父母越界干涉甚至决定孩子的人生。当我们反抗时,父母义正辞严:“为你好。”

老人倚老卖老。当我们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时,老人横眉怒目:“不能让着点老人吗?”

“恨人有”的嫉富心理。赵丽颖为家乡捐资修路,可村民却并不领情:“忘本,舍不得掏大钱。”

……

这些进行道德绑架的责任者有一个共性,就是趾高气扬、理直气壮。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言行真就有理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抚养、赡养、夫妻共同财产等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外,每个人都有自主分配自己的时间、财富以及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自由和权利。

也就是说,除了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关系以及限度,我们并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为我们花费哪怕一秒时间。

然而,法律规定的终究太过冷漠,这样 “一毛不拔”的人也未免太自私了。如果人人都这样,那这个世界还能好吗?

是的,我们当然希望别人不要这么自私。但是,作为当事人,我们是没有资格说别人自私的。我们要求别人不自私,无非是希望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难道不是自私吗?

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用道德掩饰自己的自私,攻击别人的自私。

别人的任何一点付出都需要被感激。我们若要求而非请求别人为我们付出,若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那我们就成为了责任者。

这个时候我们所高举的道德大旗,其实是一块遮羞布。布下是我们厚颜无耻的丑恶嘴脸。

这个世上没有不劳而获。我们若想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就得有所付出。这个付出叫做高风亮节。

人们愿意去关怀和帮助一个人,或许是因为这个人是老幼穷弱,抑或是因为感情深、关系铁,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个人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一个人的品行才是决定因素。它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得到关怀以及所能得到的关怀的品质。

道德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更不是用来为自己谋求方便的,而是用来自我约束的。

因此,我们若想寻求关怀与帮助,不要打着道德的大旗,不要采用强制的手段。就如前面室友午夜吵闹的例子,好言相劝胜过恶语相向。

用道德来谋取私利的人终究会淹没在人们的口诛笔伐当中,而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人则能连绵不绝地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和关怀。

二、旁观者

下面是栀子亲身经历的一次道德绑架,同样发生在动车上:

一对母女只买了一张坐票,位置在厢尾。妈妈坐着,女儿站着。女儿应该还在上小学,两个人一路有说有笑的,不亦乐乎。

有几个同样没有位置的大叔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女孩站一路,不由得同情心泛滥。于是决定散发一下圣母光环。

他们环视一圈,发现眼前不是男人就是老人……诶,这里有个年轻妹子,他们不禁眼前一亮。

于是,其中一个大叔走到栀子旁边,拍了一下她肩膀:
“哎,你给那女孩让个座呗。”
栀子摘下耳机,错愕:
“为啥?”
“她没坐票,站着怪可怜的。”
栀子看了一眼小女孩:
“她看上去没什么毛病啊。你是她谁?她让你来问的?”
“你甭管这些,就说你让不让吧。”
“不让。”栀子翻了个白眼。
“你这人有没有素质?不知道照顾着点小妹妹吗……”

栀子戴上耳机开启屏蔽模式。

有时候,来自于旁观者的道德绑架更让人恨得牙根直痒痒。因为旁观者总是摆出一副“我能上我肯定上,你能上你必须上”的圣母婊模样,还不可理喻。

作为旁观者,我们惯于忽视别人的合法权益,认为别人的付出与宽容是理所应当的,不付出、不宽容那就是没素质、不道德。但其实,别人不付出、不宽容是理所应当的,付出和宽容是值得赞扬的。

好人的底线被强行提高了。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要求是给自己的,低标准是给别人的。对别人的要求越高,就越是苦了自己。

栀子说:“就他那态度,搞得好像我让座是赎罪一样。我就是不换,气死这些所谓的卫道士!”

我们不应当这样随随便便地就认为别人不道德、没素质。要知道,做到比知道难得多,而比做到更难的是坚持做到。因此,我们不应当期望别人始终能够谨言慎行,尽善尽美。

美德是用来弘扬的而不是用来强迫的。都是第一次做人,人何苦苛求人?

作为旁观者,我们还有这样一种共性,即总不能正确且公正地站队。我们要么站在弱势者的一方,要么站队自己的亲朋,要么站在自己所厌恶一方的对立面,要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慷他人之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正确且公正地站队其实相当困难。

在当事人没有作恶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旁观者,若不能就事论事,若不能正确且公正地站队,那不如不站队。站队无非是为了要求别人善良,但是,任何强加的善意都是一种绑架。

正如《弟子规》所云:“此说长,彼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不道人长短,不论人是非,不严以待人,不强人所难,是一种教养。

三、受害者

我发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深以为然:

吾尊老不尊无德之老,吾爱幼不爱无德之幼。

在道德绑架中,责任者大多是弱势者。我们确实需要对弱势者予以关怀,但这关怀不该是无原则、无底线的。

过犹不及,莫让关怀成了纵容。我认为,如果关怀成了纵容,那可以不关怀。如果非要关怀,那就不能一味地退让,否则只会让人觉得我们好欺负。对付这些不讲理的责任者,就是得先强势,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白,平等对话才是对他们有利的方式。

对于弱势者,我们可以宽容,却不可纵容;可以反驳,却不可恶语相向;可以反抗,却要注意分寸。

作为受害者,我们有时候会处于强势的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吃“哑巴亏”。

助人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力所能及就好。当别人的请求超出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大可拒绝。因为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善待他人。

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不帮虽说显得有些冷漠,但绝对算不上错。

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因为你不管做什么决定,都不可能不被人说闲话。既然我们怎么做都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同,那何必费这个心思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呢?

只需在心里问自己:我想怎么做?可以这样做吗?

问心无愧即可。

四、道德的进步

何为道德?结合老子的《道德经》,我有如下个人见解:

道德的释义是一分为二的。所谓“道”,即自然规律,指的是整个宇宙和自然界最本质的属性和规律。道存于世,是亘古不变的。而所谓“德”,即指人依道奉行,因言行得道合法而表现出来的为人所称道的品行。德存于心,是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在不断调整的。现在所说的道德更偏向于后者,即局限于“人伦”而忽视了“天理”。

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领地位的道德。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当今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相比于封建社会时的传统道德应当是有所进步的。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是一种以家、国为中心的“大而公”的道德观念,它忽视个人的存在和价值。

忽视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其本质上就是抑制人性。水,堵不如疏。同样的,抑制人性不如顺应人性。我觉得这是天理。

那么,何为人之本性?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论,认为人性是纯善无恶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论,认为人性是纯恶无善的。比对两种思想,我个人认为,社会属性也应归于人性。人性如同太极生两仪,阳者为社会属性,性善;阴者为自然属性,性恶。与人为善是维持社会稳定之要,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因此,善待自己再善待他人,本无可厚非;先人后己舍生取义,则值得钦佩;而损人利己祸国殃民,天地所不容。

因此,强调个人的存在和价值,是传统道德的进步。

善良是人的天性,自私也是人的天性,而善意却是一种选择。道德的作用应该是引导人们改过迁善。而引导的方式该是赞颂而非批判,正如《弟子规》所云: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赞颂是顺应人性的做法,批判是违逆人性的做法。赞颂与批判都能使人改过迁善,也都有利有弊。但作为道德来讲,我个人认为,将其用于赞颂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关注别人的点滴善意好过抠住别人的点滴自私。

道德与法规的最大区别在于,法规是必须遵守的,而道德是可以不遵守的。如果说法规是戒尺,那道德就该是花环。法规是用来惩戒的,道德是用来赞颂的。一阴一阳,方合天理。

因此,将道德用于赞颂而非批判,也是传统道德的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