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职场之路(十八)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因为失去了街亭,不得不退回汉中,继续等待时机。蜀国皇帝刘禅其实对诸葛亮北伐并不赞同,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蜀国积贫积弱,不能跟魏国抗衡,年年征战,民生疾苦,刘禅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无奈,大权旁落,给诸葛亮架空了朝政大权,也只能依从诸葛亮的意志,其他文武大臣也是反对的人大有人在,无奈,也是劝谏无效,诸葛亮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完成他的北伐目标。在汉中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诸葛亮继续开始了后面的几次北伐,因为,诸葛亮也知道,等待魏国强大之后,再北伐也就很难了,现在趁魏国政权还没有完全稳定,开始积极北伐,也要联合孙权,从中牵制魏国,好从中取事。

后面的几次北伐,基本都是跟司马懿对决,基本各有输赢,司马懿也不是等闲之辈,也深知韬略,知道蜀国长驱直入,粮草不足,不能久战,司马懿就是一个“拖字诀”,不跟诸葛亮打正面,避其锋锐,一直在等待时机,这种以逸待劳的策略,确实有效果,让诸葛亮不得不几次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搬兵回朝,屡次无功而返,几次北伐,消耗很多民力,财力,军士都疲惫,朝堂上反对北伐的人也很多,李严就是一个,他故意拖延军粮,发布流言,让诸葛亮不得不回朝接受皇帝的怀疑,几次无功而返,也消耗不少军队士气。诸葛亮北伐几年,直到后期,人才凋敝,所用的老将,也只有赵云,魏延等人,蜀国的实力早已跟刘备在世,相差甚远,诸葛亮也是深感大势已去,后面的北伐也是为了自己挣得一份功劳,好报答先帝托孤之重,知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知道违背天意,属于无可奈何之举,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也一直希望能有什么机会,一举歼灭司马懿,可惜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终于在一次上方谷口,遇到了机会,把司马懿父子困在葫芦口中,准备用大火烧,不想,天意不灭司马家,竟然老天下起了大雨,救了司马懿一家,最终,诸葛亮也深知,这是天意,人力不可为。

诸葛亮几次北伐,因为没有歼灭司马懿的军队,也深知北伐胜利的机会渺茫,长年累月的勤劳和为国事操心,诸葛亮身心疲惫,终于生了一场大病。诸葛亮这样的人,也深知自己的寿命不久,也为了蜀国继续能北伐,诸葛亮物色到了姜维,觉得可以把生平的兵书和用兵心得都托给了姜维,希望他能秉承诸葛亮的志向,继续北伐中原,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诸葛亮,也深知自己死了,没有人能控制住魏延,就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时候,也安排了如何除去魏延的计策,诸葛亮临时的时候,都想着魏延造反,也是对国家尽忠。就在诸葛亮弥留之际,诸葛亮回忆了他的一生,他从一个田野村夫到位极人臣,一路走来,伴随多少荣誉,追随先帝立下多少不朽之功,诸葛亮看到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对于最后没有完成先帝的遗愿,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深感遗憾。诸葛亮终于疲劳倒下了,死在五丈原。死过之后,一颗暗弱的启明星从西边直坠,一代贤相走完他伟大光辉的一生。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志愿。

诸葛亮作为一代贤相,他知人善任,谨小慎微,忠于先帝,腹有百万之兵之策,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先帝刘备起家,东征西讨,屡建战功,有恩于社稷,蜀国军民为他披麻戴孝,立祠堂,万世给予香火纪念,诸葛亮也受到了历代帝王的祭奠,一代千古贤相名留青史,让后人不甚哀悼。

诸葛亮的一生,作为职场人士,非常有借鉴,有才遇到伯乐,即使最小的平台也能发挥能力,终究能做一番大事业,能在这职场中,脱颖而出,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高尚的品德,也需要自己临危不惧,灵活多变的思维,更需要自己的忠诚不二的态度,向着理想的目标进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在努力,只有努力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不会后悔。也会给自己人生的过程中留下辉煌的记录。作为职场人士,需要处理好职场的人际关系,遇到针锋相对的敌人,需要运用计谋来取胜,对于反对的人,谋害自己的人,需要抓住机会,一举打败他,让他永无反抗的能力,对于职场的晋升,需要的自己的功劳,不仅仅是苦干,更需要是巧干,以结果论英雄,靠本事吃饭,跟上司搞好关系,更需要跟下属搞好关系,对于看不起自己的下属,需要用实力来证明,当然,遇到那些老是不怀好意的人,可以记在心里,有机会也是可以报复的,而做的还是滴水不漏,杀人不用刀的效果。

遇到跟自己智谋一样的人,智力差不多的敌人,只能靠天来决定命运了,不能在同一个阵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切磋对象,有了这样的一个竞争对手,才能让自己紧张起来,自己重视起来,有对手,才能让自己进步的更快。最为职场领导,了解自己的下属性格,能力很重要,不要轻易委派重任给不靠谱的下属,会给自己带来名誉的损失。对于职场,最可悲的就是,遇到一个傻瓜一样的领导,下属再努力,胜利的果实也是被领导不假思索的拱手送给竞争对手,跟对领导很重要。跟那些知人善任的领导,防守让下属发挥的领导,自己的本事可以充分施展出来,遇到一个懦夫的领导或后二代,那就是悲剧了,自己的劳苦不但得不到T恤,还会让自己累死,这就是区别。


从诸葛亮的一生看,职场规则,为人处世,做人做事,都能学到很多东西,看历史人物,不仅仅是了解他的一生事迹,对后人启示最大的还是事迹中悟出什么道理来,方才不辜负阅读名人传记的现实意义。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302评论 5 47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232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337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7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920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9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38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19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55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79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26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0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96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96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67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4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读三国,算算至今也有十几年时间了,一直想在简书开一个三国的系列,然而一直觉的自己的文化水平能力有限,迟迟不敢动...
    冥想盆阅读 2,598评论 14 16
  • 上一篇,我们谈到,关羽为何攻打樊城,刘备没有按时派兵救援的话题,下面我们探讨下,诸葛亮北伐中原的一些话题。 关羽死...
    莫西干人阅读 224评论 0 1
  • 上一章,探讨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中原,这次谈谈,诸葛亮北伐中遇到的棋逢对手的敌人。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独揽大权,...
    莫西干人阅读 312评论 0 0
  •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可笑,可笑,哈哈哈哈。” 传使放肆的挥一挥袖子,鄙夷的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那个亡国之...
    國風千寻阅读 1,503评论 26 361
  • 荣华富贵一生梭,难抵天年遗憾多。 最恨不知何乃贵,任凭俗者岁蹉跎。 (平水韵)
    徐一村阅读 323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