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说,现在不是谈这些事的时候。等我助你成了天下,太平无事,或许主公有此兴致,我再讲与你听。
目前要紧的事情都来不及讲呢,哪有这等闲工夫来谈这些细小琐事!
“主公,亮在七芦湾交付与你的锦囊之上,拜托主公置办一批东西,不知可曾齐办否?”
“可是三里木筏,一百零八艘大号舟船,还有六千套军衣?”
“正是。”
“唉!军师,你亦知晓,兵败当阳,倾家荡产,你在江夏开丧,又将寥寥余资耗用殆尽,哪来银钱购置这许多物件噢!”
孔明听了大大地一急。“啊呀主公,倘若这些东西未曾办就,你的三分天下休矣!”
尽管我可以一本万利,但终究这一本是万万不能少的,没有一本,何能获取万利?
刘备说,你放心。我的好兄弟、你的贵门生想出来一套好办法。
三里木筏,叫士兵们上山去伐木,自己已经编扎。反正现在不打仗,都空在那里没事干。
一百零八艘大船,除了把原有的一些旧船修修补补之外,再到各家船行中去租赁,租费到还船的时候再付,反正军师说的,东风一起就可以发财了。
六千套军衣的料子到布庄上去欠,做工钱也暂时挂在帐上,到了发了财一起偿还。
总之,一切全仗东南风了。倘使刮西北风,只好吊死在枯树上。现在东风起了,押宝押住了。
其实,这是有意夸张的,形容刘备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困境,没有赤壁一仗的胜利,日子就要混不下去了,全靠这一蓬火,方能使瓦爿翻身,挺直腰干。
这些东西,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确是难以办到的,但刘备尽管穷得出名,毕竟是皇帝的阿叔,一邦诸侯,置办这几件为数不多的军需品,还是绰绰有余的。
孔明说,不管是欠帐的,还是购置的,只要办妥,事情就好办了。
就在此时,手下进来禀报:“启禀军师,有个名叫王四的船家要求见。”
孔明吩咐:“传他进见。”
片刻,王四进帐,见过军师。
孔明道:“上前见过了刘皇叔。”
“皇叔在上,小人王四见皇叔磕头。”
刘备同赵云一样,也只道是个普通的船上人,把手一招:“罢了。”
王四对诸葛亮看看:你说回到这里就给我做官的,现在见了皇叔,你怎么提都不提?
孔明懂他的意思,便对刘备说,他是我的有功之人,在三江口帮了我很多忙,我答应给他做官的,现在请你封他个官做做吧。
刘备觉得很为难,问孔明,他是个船上人,有什么官好让他做呢?
诸葛亮对他使了一个眼色:随便什么官都行啊!
皇叔这才明白孔明的意思。略一思索,对王四道:“王四,你是有功之人,孤特封你为辕门之上一个传宣官。”
“谢皇叔!”
王四磕过头,站起身来退到外面,拖住了一个不认识的手下就问:“老兄,请问你,辕门上的传宣官乃是何等职务?”
被问的手下听说他是军师船上的老大,知道他是个老大粗,对官场一窍不通,便同他开玩笑道:“你做了官还不知道这官的职务吗?”
“我第一次做官,不懂,请你讲给我听听。”
“老兄,这传宣官职位可高啦!皇叔回到城里之后,皇叔在大堂上,你就在大门口,任何人要见皇叔,都要先跟你说,你再去报禀皇叔。如果你不给他进去传话,再大的官也不能进去见皇叔。你说这权力大吧!”
“真的?”
“谁来骗你。”
王四很开心:这个官的权力真不小。他兴冲冲回到船上,把诸葛亮的东西统统搬到营里。从此以后,王四就一直跟着刘备,自以为做了大官了。
也自有这种倒楣人要碰到他的手里。周瑜死了过后,庞统到柴桑吊丧已毕,到荆州役投奔刘备。在辕门口撞着王四。庞统向来目中无人,哪知这王四首次做官,眼睛也长在头顶上。两个自高自大的人碰在一起。怎么会不吵起来呢?
其实,什么传宣官,门公罢了。地上滚到芦席上,仍旧是个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