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记录了民风节和在温尼伯的其他游玩活动,很有趣味。
1、精彩的六场演出
温尼伯居住着包括英、法,墨西哥、阿根廷、俄罗斯、非洲/加勒比地区、中国、以及印地安原住民等30多个民族的人们。每年八月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简称民风节)是世界历史最悠久(1970年第一届)、北美规模最大的多元文化艺术节之一,是温尼伯的盛事,由居住在温尼伯的38个国家及地区的移民族群自行组织演出或请专业演出队伍或请所在国的剧团,如华人社团2016年邀请的成都艺术剧院来此演出具有浓郁巴蜀文化特色的变脸、杂技等节目,反响热烈,场场爆满,深受观众欢迎。参加者除可欣赏各民族的艺术表演外还可品赏各民族的地道美食及购买特色礼品。2018年民风节定于8月5日至18日举行,经斟酌筛选,我们观看了墨西哥、非洲/加勒比、印地安原住民等6场精彩演出并与墨西哥主演合影留念。
民风节演出安排如下图:
墨西哥演出是我们观看的第一场,热情、奔放、轻松、欢快的舞蹈是整场演出的主流,对舞蹈不感兴趣的我们被深深吸引!
男主演的踢踏舞跳得真棒:
演出结束两位男女主演非常热情友好与我们合影留念:
俄罗斯演出最吸引人们的就是大家所熟悉歌曲“喀秋莎”并配上舞蹈表演,太空人出现在舞台,表现演出具有创新特色,
俄罗斯演员不简单,会说中国话,来过北京。在剧场外和卸妆的他们友好交谈后合影:
非洲/加勒比场馆内这把茅草伞增添了馆内浓郁民族风情,极大强化了观众观看演出的效果,特别是最后一个节目互动性强,小观众上台参与的很多。熊熊燃起的火堆,众多参与的观众将演出推向高潮!
西班牙演出以女性和小朋友演员的舞蹈表演为主,因场地较小,没有节目与观众互动,只是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齐聚舞台向观众致敬,同时便于观众拍照。
阿根廷演出绝对是以“探戈”舞和男高音为主打(最正宗的探戈),精彩!
印地安原住民来源于劳动生活的表演特别吸引观众,该族群与大自然熊罴虎犳豺狼的博斗,以及平时的生活、生产情景,与自然和谐共处状况皆表演得栩栩如生!
原住民热情、善良、好客早有耳闻,这次得以亲眼目睹。一位腿有残疾的中年原住民,亲自来到每一排座位前向观众致谢。年轻酋长和夫人不顾疲劳,热情不断地与观众合影。
此次到温尼伯有幸享受到民风节这一文化大餐,初次领略了异域文化,真是大饱眼福,快哉!
2、教堂
19世纪初,英法两国商人在进入温尼伯时,带来了宗教。这里以天主教为主,教堂多,每个社区都有大小不一的教堂,现介绍3所有特色的教堂:(1)圣诺贝特修道院遗址。该修道院建于1903年,1905年竣工,修女们在此传道、研读圣经;同时自食其力,种菜并进行手工劳动,过着清教徒的生活(当时这里极其荒凉偏僻)。随着温尼伯城市发展,附近建起了高尔夫球场,作为修道院所追求的环境已不存在,1978年该修道院迁往荒凉偏僻之地。1983年修道院发生火灾,仅留下遗址。
2000年世界佛教大会的高僧们来此参观,留下祈福佛塔一座,祝愿世界和平(这表明宗教之间可以和谐共处)!
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及离此不远的住宅:
(2)小镇教堂。这座700人小镇上的天主教堂,漂亮有规模,不容易建造啊!教堂后面墓地里,埋葬着虔诚的教徒们,他们在天堂里永远陪伴着上帝!
我们正准备离开小镇教堂,一位教职人员回来有事,热情友善请我们进教堂参观,教堂内设施构建与其他教堂基本相同,主教讲台放有钢琴和乐谱,平时做礼拜听牧师们讲圣经有音乐伴奏,难怪信仰基督教的人们有较好音乐素质,这与长期的音乐熏陶分不开。
(3)圣邦尼菲斯(法语区名字)教堂。这是温尼伯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位于温市法语区(该法语区仅次于魁北克),整个教堂内外占地面积较大。教堂外面有上帝耶和华与耶稣受难塑像,树林中是墓地,教堂大门后面有一栋楼是现在做礼拜的地方。另有一座第一次世界大战温尼伯籍贯阵亡将士纪念碑。
教堂附近有一所建立于1818年的公立法语大学-圣邦尼菲斯大学,这是加拿大西部最早建立的大专教育机构,现含有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该大学是曼省三大名校之一。大学行政楼:
3、户外用品商场和车展
加拿大民众业余时间玩耍跟国内民众不同,他们没有打麻将、斗地主之类棋牌活动,也不跳坝坝舞唱卡拉OK,主要是开着房车去野外森林露营狩猎钓鱼,由此户外用品商场应运而生。我们参观了一座庞大的户外用品商场,里面凡户外活动的吃、穿、住、用、行等等应有尽有。钓鱼的鱼杆、鱼饵一应具全。
2室1厅的高档帐蓬和价格低廉帐蓬商场都有出售。
其他户外用品:
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
有读者问,现在都在保护野生动物,怎么还允许狩猎?这里要特别告诉大家,狩猎与保护野生动物并不矛盾,这儿的狩猎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繁殖能力强,数量多且持有狩猎许可证情况下进行捕猎活动。在户外用品商场逛一圈,真是大开眼界,对老外业余时间的娱乐休假生活特别佩服!
市区有个汽车文化展,这儿的车都是私人收藏有着历史意义的珍品老爷车(非售卖车,仅供欣赏)。从未见过的这些玩具式老爷车真可爱,完全是大开眼界!拍几张供欣赏:
4、省议会大厦及市区景观
省议会大厦是温尼伯市区内的重要建筑之一,整幢楼具有新古典式风格,在大楼圆顶顶端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金童”(正式名称是“永恒的青春”)。这具高5.25公尺,全身覆满24K金的铜像是以希腊神话中的赫密斯或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为雏形所塑造。
我们去时,正遇上非洲一个大家族来议会大厦前举行结婚仪式。好豪华的加长林肯轿车!
大厦正门前漂亮的花园草坪和树林,树上的松鼠真乖。
议会大厦对面是省法院:
走进大厦参观,只见大厅内金碧辉煌,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曼省标志-两头野牛在阶梯两边。
议员们开会的会议室:
壁上的圣经故事:
漂亮的圆屋顶:
在二楼走廊遇上浙江一家三口在此游玩,大家都很高兴,不容易啊,这里难得碰上国内来的人,女儿应邀为其全家合影拍照。我们也在此留影:
底楼卫生间堪称豪华极优卫生间,第一次开眼界。遗憾,没拍下照片!从大厦出来时值正门逆光,拍照效果不佳,转而去西门,这里效果好。
西门外石阶下这尊塑像是曼省第一位省长,他手握着带领议员制定的该省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使曼省走上法治化的快速发展道路。曼省人民为纪念他,特塑此雕像。
美丽的议会大厦夜景!
议会大厦下边是阿斯尼伯河,对岸是公寓楼,据女儿介绍,他们刚到温尼伯时就租住在对面这栋公寓,呵呵,每天大饱议会大厦美景眼福!
市区和各商圈附近开发商都建有不售卖、专门用来出租的公寓,满足退休老人和需要租房者租住,设施很好。
温尼伯红河与阿斯尼伯河两河交汇处,人们在此等候乘船两河游。第一张照片中右边是阿斯尼伯河,左边是红河,两条河上都横架着桥梁:
两条河水流平缓,却有一大特色很壮观,即岸上水中遍是大雁(俗称加拿大鹅)和野鸭。
加拿大铁路运输不发达,全国几条铁路仅用于货运,没有高铁(不适合,人口太少),人们出行主要靠航空和自驾车。这时一列火车正好从桥上驶过:
这座斜拉桥可是温市地标建筑之一哟,晚上灯饰工程漂亮得很,我们没眼福。
呵呵,终于来到温尼伯核心繁华商圈,见到久违的现代高楼,城市露出端倪。难怪移民们戏称温尼伯及加拿大为温村加村(农村的意思),人口太少,乡村化的城市。还是人多好啊,热闹!
繁华市区里银行,各类酒店,商场等很多,生活极其方便,这座由过去工厂改建的以餐饮为主的综合商场很热闹,吃客众多,据说节假日特别是圣诞节客人爆满,需要排很长时间才能吃到饭。附近还有改良的自助中餐馆,外国食客最多。
图1铁路博物馆(过去的温市火车站),图2温尼伯历史最悠久的城堡酒店:
繁华市区内隐藏着曼省三大名校之一的温尼伯大学。温大1967年由两所百年老教会学校组成,由于在市区,校园面积相对较小,但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是一流,2008年在加拿大著名杂志麦克林的大学排行榜上,温大位居基础类大学第九名。这是温大办公楼:
闹市中的温尼伯富人别墅区最早建于一百多年前,一点没有过时,在当今仍不失为豪宅。这些房屋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属于非卖品,仅有一栋房屋(第4张照片)已开办为酒店。
温尼伯游玩落下帷幕,介绍点女儿家附近情况。这里交通方便,多路公交车通往温尼伯各地。
女儿家邻居是独住着的一对和蔼可亲年近80岁已退休的印度裔老夫妇(这对老夫妇曾是联合国雇员,后在曼大任教),邻居间较少交往。这一带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南区,临近红河,空气清新,不同风格的独栋住宅(政府规定毗临建筑外观不能完全相同)掩映在森林中(这里没有物管,不用交物管费)。这些住宅都是木质建筑(高层除外),外观加以装修而成。由于自然环景优美,白天与夜晚常有“客人来访”。
在这良好自然环境和较为公平、有序的法治社会里,相信女儿家及所有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再见了,温尼伯!再见了,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