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村并非我来广州的第一站,却是我认真了解广州的第一步。我在这里看到广州成长的痕迹,也看到了广州最具包容性的一面。
沿着黄埔大道一路向东走进员村,让人有穿越时光的错觉:西端是写字楼林立的珠江新城CBD,这里已是21世纪的模样;经过赛马场,员村山顶时,沿路的建筑仿佛又回到了90年代;而开入员村四横路里,红砖墙黄房顶的苏式小楼、高耸入云却早已熄火的烟囱,时光仿佛又定格在50年代。
这也是我们一天生活的轨迹:白天在高大上的写字楼里穿梭,下班穿过参差不齐的城市,然后回到市井炊烟里生活。
记得刚来这边时,外地的朋友给我寄快递,看到员村的地址时,一脸心酸地问我:“你为什么要住在村里?” 我着急地辩解道:大员村可是CBD珠江新城的邻居好吗!
由于房价相对低廉,这里承接了大量在天河上班的白领,他们工作日是都是匆匆忙忙一个样,但下班后的时间里,却都能找到一百种在员村找乐子的方式。
这里曾是广州的工业基地,驻扎了当时无线电厂、棉纺厂、南方面粉厂等,即便改建成居民区后,还遗留着工业时代的痕迹。红专厂创意产业园就是由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改建而来,摇身一变,成为员村的文艺标志。
每到周末这里就会聚集一大批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摄影爱好者,穿着造型各异的服装,为一两张照片欢呼雀跃。有的是颇具情怀的文艺青年,穿梭在红专厂里的艺术展览、创意市集,为一两件手工作品欢笑开怀。不断涌入的年轻与活力,在这个破旧的废墟里,开出创意的花儿来。
检验你是不是地道的“员村吃货”,就看你找不找得到昌乐园糖水店。这家开在居民区里的糖水店,用百度地图都不一定找得到,但住在员村的却几乎无人不知。店主阿姨很任性,每天11点才开门,到下午3点就几乎卖光了,然后打烊逛街去。这年头,会做碗糖水也好啊!
周末时,一定会去一趟家乐福,买上能把冰箱塞满的食物,就会感觉幸福感爆棚。再去员村工人文化宫看场电影,简直是过周末的最佳方式。看过电影再慢悠悠地走回家,电影落幕了,但这座城市的精彩,从未落幕。
这里随处可见忙碌的人们:无论是入夜就开始忙活起来的夜宵摊主,还是会邀请我用微信支付的水果店老板,无论是衣着光鲜的白领,还是深夜才出没在黄埔大道上的洗车人。每一个为生活而努力的人,都值得敬佩。
如今的员村,开始向“国际金融城”迈进,拖着工业时代巨人的影子,也渴望轻盈地高飞。虽然还是在黄埔大道上塞得心烦意乱,但我仍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期待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好的明天。
后退的理由也许有一百个,但前进的理由一个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