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如何教育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尽管说教育应该从出生后开始,但在婴儿阶段,更多的是生理建设期,所幸这段时间把孩子养的很壮实。而从5岁开始,我越来越觉得进入了孩子的心理建设期,应该进行怎样的人格教育,怎样形成其应该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个做家长要考虑的当务之急。去年我曾看过阿德勒所著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这本书作为幼儿心理学的一本专业著作,还是比较难懂的,当时也遗憾的“烂尾”了。如果说阿德勒的书是外来的牛排大餐,那么这本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咱自家的炸酱面。不仅吃的过瘾,而且想来更容易吸收。所以,我觉得不仅是想做好妈妈的母亲,想做好爸爸的父亲,也要用心的,自我对照的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其实是一部尹老师自己的成功育儿手记,因为整部书的大部分经验都来自于其对自己女儿圆圆点滴小事的亲身经历,让人读起来觉得非常亲切,好似拉家常一般。同时,这也就限制了这本书在幼儿教育理论上的一些高度,毕竟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就像我们经常说,理儿是那个理儿,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有分别。所幸我看网上说尹老师准备的另外一部书,将从多个孩子的教育经历来阐述一些更具理论深度的东西,相信这是对本书的良好补充。
通观全书,有几个点是我在下面要重点展开的,这之前先归纳一下这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尹老师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一,人性本善。这是孟子的理论,尹老师也认为天然的孩子都是天使,都是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的体现。不论这个出发点是否偏颇,我是赞成的,至少大部分孩子是纯真的,他们真的像一张白纸,你施加了什么影响,画了什么东西,他们就会全部或部分的反映出什么东西。所以教育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保持孩子们善的一面,不要将大人“恶的“,负面的一些东西,以所谓的教育的面目投射到孩子身上。
二,顺其自然。我理解尹老师的教育观,批判的是限制,斥责,抱怨和强加给孩子的意识形态,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对孩子的高压束缚,而不是教育;宣扬的是适度的呵护,鼓励,和保持孩子自然生长的良好环境,这些行为的本质是将教育化于无形,只是在孩子偏离正确的轨道时,小小的点拨一下。甚至什么是正确的轨道,都需要家长们仔细考虑才能决定。
那么什么才是顺其自然的教育呢?肯定不是面面俱到的管,也不是大撒把似的不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待幼儿教育,这也是我从本书中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要时时自省之。
把孩子变大,把自己变小
其实教育都是相通的,我翻出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开篇阿德勒就谈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而且,如果他们有2万年的时间,且在恰当的环境下发展的话,他们也许最终可以适应现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为规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须关注并引导儿童的成长。”
这实际上就是说,作为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而在探究怎么做之前,要对幼儿有个基本的认识和做事的原则。通过尹老师的书,我认为这个原则就是,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保持平等的爱与尊重!从生理上来看,孩子在成年前,体型要小于家长;从心理来看,成熟度大多也有差异。但如果由于这些差异,就认为家长比孩子“高一头”,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那么在施展教育的同时,必然会将自己的感觉、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这并一定是孩子需要的。有些家长特别爱逗孩子,甚至捉弄孩子,就是拜这种思想所赐。所以基于平等的原则,就需要我们把孩子变大,把自己变小。用平等的观念去思考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有些教育专家认为大人应该尽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就是对这种平等思想的一种外在体现。
回到这本书,书中提到了很多问题孩子的所谓的“问题”,比如撒谎,冷漠,懒惰,不爱学习,甚至多动症,如果探究本质原因,都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的平等的存在。我们一旦认为他们的某些表现不符合大人的价值观,就会不自觉的恶意揣摩孩子存在种种问题,并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纠正孩子这些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所以是越纠正,问题越严重,结果就是孩子没有这个问题,也管出了这个问题。阿德勒指出,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心理世界不理解所致。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首先给予孩子平等与尊重,不肆意的揣摩和设计孩子,那么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不会存在,教育也会更加轻松,不会成为家长的负担。每个家长的出发点都没有问题,就是路走错了,结果越来越偏离原来的初衷。所以尹老师说,不是有孩子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而我想,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平等的爱与尊重。
阅读,还是阅读
尹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有很多专业的经验,所以在这本书中也单独提出了对孩子语文教学的一些建议。尹老师在这方面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多增加课外阅读,不局限于语文课本,是学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甚至说,孩子在学习能力培养,以应付更高级别的学业和最终的高考时,课外阅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并不直接作用于成绩上,所以被很多功利和短视的家长忽视了。
对于阅读,我是很有感触的(可以参见我写的《自序2015》)。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更应该是希望拥有正确价值观,拥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人必须要做的事情。通过阅读,我们知世界之大,我们知历史兴替,我们知人类最细腻的感情世界。所以,阅读都不限于正在受教育的儿童,阅读应该是终身的。
在书中,尹老师还对现在的语文教育进行了一些批评。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讲究死记硬背和运用技巧,忽略了对文字的热爱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古诗的学习)。所以导致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大家的答案都一样。另外就是没有把阅读当做终身学习的途径,考完试万事大吉,加上现代社会节奏快,微信的存在挤占了我们太多阅读的时间。从国人读书的统计信息来看,这都是当初没有正确实施语文教育的恶果。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更深层原因,尹老师是无法写出来的,也体现了现在教育的无奈。所以,在这个整体大环境下,正确引导儿童从小热爱阅读,热爱写作,就是有远见的家长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课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前在听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他提到美国帝国大厦有一面墙,刻了各个国家最知名的一句话。其中汉语的这句,就是孔子的著名论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说法我没有考证到,不过就这8个字来说,我认为是为人父母必须谨记的。通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而孩子在小的时候模仿力特别强,从正面说,如果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必然也是活泼可爱中不失温文尔雅;从反面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多半也会逐渐沾染恶习。所以身教总比言传的影响要大,且作用于无形。
太多的家长会陷入一种矛盾。自己回家第一时间打开电视,却像防贼一样防着孩子看电视;自己业余时间打游戏,玩手机,却希望孩子能热爱阅读,博览群书;自己无拘无束,抽烟喝酒脏话连篇,却希望孩子温文尔雅,无任何恶习;自己遇到点业务上的困难就踌躇不前,找借口放弃,却希望孩子在学业上知难而上,锲而不舍。这还不算,总搬出自己是大人,本该没约束,或者工作已经很辛苦,不想回家还拘束,甚至岁数大了,就是混等等这些不是借口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同时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己的孩子为了光明的未来,要怎样怎样。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想孔子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这个“人”是不相干的人,还是自己的孩子。
书中也举了很多的反面例子来说明家长在身教中传递出来的“负能量”。任何一种孩子的问题,在仔细分析了教育的过程后,都会发现是家长本身的某个问题,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而那些孩子身上好的品质,也往往是家长本身具备,而孩子只是单纯模仿,就足以使其受用终身,比如阅读这件事。所以还是应了阿德勒的那句话,“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断的进步,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
《三字经》里有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们常常把孩子比作一块璞玉,而教育的过程,就是雕刻璞玉,使之成为一件艺术品的过程。这个比喻无疑是恰当的。但我们是不是想过,石头的形态不会变化,雕成什么就是什么。而人不一样,人是如此之细腻的感情动物,孩子尤甚。对施加其上的影响,总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所以教育不仅要考虑如何施展的问题,必须要从幼儿心理的角度,分析其带来的后果,也就是重视反馈的效果。这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认识和体会。想清楚了这一节,我们手中的刻刀,还会轻易的落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