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姨打电话来,说表妹抽疯,婚期都定了,她又忽然不肯嫁了。因我俩关系好,要我劝劝。
于是约了表妹出来,本来准备了一百条结婚的好处想要讲给她听,可表妹只说了一句话,我就炸了:“对,坚决不嫁!”
表妹说,“他要求婚后各管各账,所有家庭开销一律AA。”
A你妹!
真想问问他扯结婚证的9块钱要不要AA。
2
回来和闺蜜说起,她给我讲了她姐姐婆家的事。
姐姐嫁了农村,她的公婆就一直实行婚内AA制。老两口一辈子在为钱吵架,活到老吵到老,直到婆婆前段时间脑梗住院,全家人才终于耳根清净。
可更棘手的问题马上接踵而至:婆婆住院后一直神志不清,每天靠昂贵的药物维持着生命,儿子们微薄的积蓄很快就花完。公公是个月光族,每到月底连自己的烟钱都得四处借,自然是没什么积蓄。大家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婆婆的存折,却对着上面十几万的存款束手无策,因为没人知道密码,身份证也不知道被藏到了哪里。
公公花钱无度,每个月上交完自己的那份生活费,剩下的便随意挥霍。没钱就回家翻,所以婆婆防夫如防贼,一直都将自己的钱保存得十分隐秘。
钱是保住了,可要用到她自己身上的时候,却连取都取不出来。
AA制的家庭,抗风险能力差很多。
3
我的一对朋友楚虹和蔺星。
他俩对对方一见倾心,恋爱五年后结婚。
结婚时,他们认定各自经济的独立才是爱情的首要前提。为了不让柴米油盐的琐碎蚀毁爱情,商议决定婚后实行家庭AA制。不建立家庭金库,各自的收入各自管理,家庭一切开销五五均摊。
现在他家的支出方案是这样的:逢单月蔺星负责房租和孩子的幼儿园托费,双月楚虹来交;家庭的日常开销和意外支出,小额谁碰上算谁的,大额均摊;外出用餐,谁提议谁买单。
孩子的开支原本也是俩人各半,但是楚虹总是想给孩子买最好的,而蔺星却认为孩子的一切将就就好,每次拿钱都要叽歪几句,于是楚虹一怒之下承担了孩子的所有零碎开销。
看到网上很多人一提到婚内AA都会首当其冲发问:傻逼,那生孩子的痛苦能AA吗?
痛苦不能AA,但是当事人总有解决方案。楚虹生孩子的时候,蔺星在医院无微不至照顾,医药费全权负责,此外还给了楚虹一万块钱。
关于那一万块,我实在想不出它的名头。营养费?代孕费?生育奖金?不管怎么看,这一万块都横亘在两夫妻之间,将一个家分割成两个人,将对感情的付出和牺牲物质化、量化。
十分尴尬。
4
如果婚后开销要实行AA制,那么两人为什么要结婚?
大概是为了省事吧,不用再买礼物巴结对方,不用挖空尽心思讨好对方,因为已经有了一张“你只能和我上床”的保证书。
可婚姻,不仅仅是一张爱的合约,更是一份经济上的合作书。
对于高级精英们来说,也许AA制是最好的选择方式。反正大家都不缺钱,谁都不需要谁的经济支持,不搅合在一起反倒利落,有朝一日离婚也不用把高昂的财产分割手续费拱手送给律师。像王菲和李亚鹏。
然而对于我等普罗大众来说,婚姻恰恰是一条通往更高经济能力的必经之路。一个人买不起房子,两个人加起来就能凑出首付;一个人很难兼顾工作和家庭,两个人就可以合理分工,里外都妥帖;一个人要自保就得安全第一,可有了另一个人作为大后方就可以为更高利益冒一点风险。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结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意味着“家庭”成为最小的经济单位,而不是个人。
有人说婚姻是两个人合伙开公司。公司的核心力量在于团队和管理,合伙的意义在于把资源整合,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合理的分工也能促成更好的合作。
婚姻内的AA制,正是把家庭这个经济主体,切割成两个分裂的利益主体。
自己赚钱自己花,虽说天经地义,看上去也各自独立。却因为失去共同投资的基础,伤害了家庭的未来收益,扼杀了家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蔺星和楚虹,从我认识他们到现在八年了,俩人都没有换过工作,身边大多朋友的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唯有他俩只拿每年几个百分点的涨幅。
大家也都在北京买了房子扎根了,而他们还租住在老旧的居民楼里。
5
贫贱夫妻百事哀。
别人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他俩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家庭经济能力跟不上GDP的涨幅也在所难免,日子越过越紧巴,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张。
几年前楚虹提议两人凑首付共同贷款买房,可蔺星一句“房子那么贵傻子才去买”就给顶了回去。之后两个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一路飞涨,远远超过他们的支付能力。后来只要一提及房子,必然大吵一架;再后来吵着吵着懒得吵了。
有孩子后,楚虹的妈妈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娃。租住的房子是一室一厅,妈妈只能住在客厅。楚虹充满怨言,蔺星觉得愧歉却也无奈。
反正房子是买不起了,也没有大额开支的计划,两个三十而立的人消费起来反而更无顾忌了。
楚虹喜欢高级护肤品、名牌衣包,家里已经有一百多瓶开封没用完的护肤品和一堆包包,她还是每年都至少去一次香港血拼。孩子没拆标签和衣服和没开封的玩具也堆满了家里的各个角落。
而蔺星,常年活跃在抢单的第一线。他还炒股,可他不懂技术,光靠消息和直觉,常年高买低卖,屡赔不戒。
有一次蔺星拿了15万给他的父母在老家盖房子,不小心说漏嘴,楚虹听了气结,却因为有约在先,不能仔细盘问,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有时他们也会忍不住指摘对方。可妻子一句 “我又没花你钱”,丈夫一句“你整天瞎买我也没管你”,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婚姻法》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他们俩就这么任性地将共同财产随意处置,日子怕只会越来越贫贱。
6
都说结婚不是和一个人结婚,而是和TA所有的社会关系结婚。
可蔺星和楚虹除外。蔺星是湖北人,楚虹是新疆人,俩人生活在北京本来就远离亲戚圈,他们又约定各自维护各自的家庭关系,更是极少交结。
倒也清净,别人家那些“你给你家2000却只给我家1500,给你爸买的是软中华我爸的却是硬的”这种鸡毛蒜皮的纠纷在他家从不会上演,同样,去谁家过年这种事情,也不用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来斗智斗勇斗狠。除了结婚的第一年,他们从没有一起过过年,每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在这个人人为人情操碎心的关系社会里,这种做法说不上是潇洒还是冷漠。
他们各自独立,不隶属,不依附。从不查看对方的手机联系记录(即使想查也查不到,俩人都设了密码,而对方根本不知道是多少),不搀和对方的朋友圈,也从不参与对方公司可以带家属的团建活动。
独立是个好词,可婚姻里的两个人,太过独立,就难免疏离。
实行婚内AA的初衷是为了减少琐事的纷扰,然而琐事永远少不了,柴米油盐样样逃不开。真正减少了的,是两个人之间该有的联结。
婚姻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正是最亲密的联结,
联结少了,感情就淡了。对对方钱的不过问,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了对人的不关心,起初的依恋和信任,也变得越发脆弱。
闲聊中曾经很八卦地分别问过他们俩对对方出轨的态度。
蔺星摊开手:“她要真出轨,我也管不了她。”
楚虹说:“他爱怎样就怎样吧,别让我知道就行。要不是因为孩子,早和他离了。”
也许他们都记得当初的一见钟情和非你不可,却都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婚内AA,并没有如预期中那样让他们因为独立而更爱对方,相反,因为太独立,还减少了夫妻之间的信任和联结,增添了婚姻的危机。
7
回到表妹的问题上。我问她未婚夫提出婚后AA的原因是什么,表妹说未来婆婆担心她花他的钱,于是未婚夫想出了婚内AA这么一个馊主意,却任表妹怎么反对都不肯改变主意。
可两个人一旦结婚就是一个整体,再AA就没有了归属感。这样看来,婚姻中的AA制,倒好像是为解体做的铺垫。账目明晰、互不亏欠,哪天厌倦了、腻烦了想分手,离婚成本低得,就像分开一撮黑豆和一撮黄豆。
其实结婚这件事,如果一个人不想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想出千千万万个推脱的理由,而另一个人,根本无需去找哪怕一个理由去反驳。
从一开始就想好了退路的婚姻,要它干嘛?